close
【中華國際教育交流學會/採訪專員陳彩怡/採訪報導】

台大優秀教授楊肅獻老師,是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博士生,更是早年帶動英國留學先鋒的學者。楊肅獻教授表示,他在民國71年底暑假考上公費留學,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但當時教育部規定只能到歐洲去讀,而且要在一年之內出國,不然公費就會被取消。

楊肅獻教授表示,當時選擇的是歷史科(即西洋近代史),可是當時到英國留學的資訊不充沛,自己對歐洲的教育制度又不了解亦沒有概念,更不知道英國留學需要什麼條件,所以申請英國留學幾乎是像瞎子摸象般的。還好後來找到一本叫「留英之路」的書,作者是留英前輩詹火生,教大家如何去選擇學校,就憑著那本書,選了幾所比較熟悉的學校就申請了。

現在學校的資訊透過網際網路垂手可得,楊肅獻教授建議同學要多瞭解學校的相關資料並多詢問有留學經驗的專家,收集最完整的資料,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現在到英國留學很方便有很多的資訊,但在20幾年前留學其實是很不方便,當時台灣幾乎還沒什麼資訊,要申請去英國留學是很困難的,所以台灣的留學生幾乎都是到美國去留學。

當時申請英國學校只需要語文證明,但有些學校也不一定要,每所學校的制度都不一樣,但一定要研究計劃還有兩封推薦信,楊肅獻教授一共申請了五所學校,其中愛丁堡和倫敦政經學院給了答覆,當時因愛丁堡的要求是托福一定要550分(iBT約80),但他的托福成績只有535分,所以只好到倫敦政經學院就讀。 

楊肅獻教授表示,初到英國留學時曾經遇到很多的困難,譬如: 語文的問題,剛開始上課時都是似懂非懂的,之後就努力的看電視學英文以增加聽、說能力。當時英國的倫敦市,台灣學生不到200多人,而愛丁堡大學更只有5個台灣學生,只有逼迫自己去適應,足足花了兩年時間學語文,才覺得有長足的進步。

在政經學院兩年的學習過程中,發現並不快樂,覺得很徬徨,主要的原因是倫敦的費用很昂貴,於是就寫信給愛丁堡的狄君遜教授,告訴他想轉學的緣由,並積極地在倫敦的一個語文測驗中心參加語文考試,於是順利轉入了愛丁堡大學,就這樣結束了倫敦政經學院的2年的學習生涯。因為留學費用所費不貲,需要充足的”金援”支撐,才能安心的攻讀學位,因此,楊肅獻教授建議早點規劃留學行程,存錢以籌備學費,或透過家人的支助,公費的考試,以及政府的留學貸款,方能完成英國留學的夢想。

轉入愛丁堡後,因為指導老師;狄君遜教授曾經去過中國的南京大學訪察,所以他對東方學生很好,楊肅獻教授提起恩師,言談中盡是感激之意。當時愛丁堡台灣學生只有5人,大家都很辛苦,每天早上九點去圖書館,直到下午五點才回家。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 當時研究的主題是18世紀英國的歷史,每天他都去大英圖書館找資料,首先先看目錄,從早上8點到下午五點,把自己需要的目錄全抄下來,一共挑了四百多本,然後從中挑了一百五十多本是自己需要的,當走進愛丁堡圖書館準備要閱讀時,有傻住的感覺,因為一百多本不知要從何唸起,更不知道要唸到什麼時候。

楊肅獻教授表示,在沒有掃瞄器也沒有windows的年代,全部只能用手抄,而且只能用鉛筆不能用墨水筆,這樣的工作大概做了三年,雖然當時覺得很痛苦,現在回想起來卻是一件美麗的回憶,因為收穫很大,更為他日後能在台大授課,奠定了穩固的授課理論與外語基礎。

由於每天抄筆記,相對的提升了自己的語文能力,更領悟到西方文章的奧妙之處。論文送給老師看時,很順利就通過了,最後還得了愛丁堡大學的論文優秀獎,得了兩千磅的獎勵,在英國做研究是樂在其中,是非常安靜專心地在做,這一點是在台灣的博士班無法比擬的。

英國學校的研究生制度很特殊,像是師徒制,台灣的制度比較重視上課和考試,課程越來越通識化;英國比較重視討論與思考,主要修三門課和寫一些小論文,上課最重要的是在於討論,課程都很專業,因為要預習,討論,研究,與撰寫論文, 所以它的三門課,比在台灣學十門課還要重。

在80年代以前的英國,研究所主要是培養研究人員,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是以寫論文為主,博士規定是要在學校做三年的研究,寫一篇十萬字以內的論文,還要經過口試,通過後才可以得到一個學位,博士學位是靠論文來決定是否能掙得學位?

關於最讓他難忘的回憶,楊肅獻教授表示,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台灣的牧師去英國進修,買了一部破車,就帶著當時在愛丁堡唸書的幾個學生去蘇格蘭海邊兜風,飛馳在北歐的海邊,壯麗的景色,遊子的歡笑 …,說著說著,楊肅獻教授眼中仿佛有回到那一天愉快的時光中。

從英國留學回來後,也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從專精台灣的中國史到研讀英國的西方史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留學時的那種感覺在台灣是沒有的,最重要的是提升學術品質和自我要求的標準,因為論文不在乎篇數多不多,主要是要看品質好不好,學生是否從中學習到自我自動研究的本能。

台灣目前的環境,比較偏重單向式的學習,建議台灣學生大學畢業後,如能出國唸碩士,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應該要培養更多的獨立性與冒險性,這對一個現代人國際觀的養成是很重要的。楊肅獻教授表示:如果財力不許可的話,就算到國外去做交換學生,到美國工讀,海外打工,也是很好的。

楊肅獻教授表示,出國留學是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根本之一,目前台灣的學術和技術都已到達頂端,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去國外學習更好的學術和技術,然後,回國後,投入相關工作,以提升自己國家的競爭力。台灣的科學發展技術很多都是從國外帶進來的,目前出國留學,研究科學回來的,大家都往業界跑,因為業界的薪資比學術界多,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可能幾年後台灣學術界領導研究的人會出現斷層的現象。

最後,楊教授建議,出國留學不要被語文的隔閤和英文的測試成績所影響,因為這些問題都可以藉由人在純英語的環境中突破和解決的,主要是態度的問題,希望在大學時就做好充分準備,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然出國留學最重要的是毅力,如果沒有毅力什麼都免談,另一方面是興趣,對自己所學的要有興趣,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不要等拿到文憑後把高分科目列為興趣。

本文轉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thecai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