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於美國落地生根,在生活上免不了要與當地居民打交道。民生部分,理髮就成為一項挑戰,除非有華人或可講華語的理髮師,否則要如何順利表達自己想要的髮型,就成為一門學問。髮型設計師建議,若想塑造出滿意髮型,找亞裔理髮師是種方法,或攜帶鍾意髮型的照片輔佐說明,可讓雙方溝通更容易。

來自台灣的Tony周,剛到美國留學一個月,便鼓起勇氣上理髮店,未料卻引發一連串誤會,最終理個「和尚頭」回家。他回憶說,一進門就被問剪幾號頭?一般有一到四號,結果他選了四號,後發現理完跟沒理一樣長度沒變。他以生硬英語解釋要一號,就成和尚頭無髮型可言,十分鐘內被「剃度」感覺無奈,首次在美國理髮成一場噩夢。

美國的理髮店,針對修剪頭髮長度有獨特說法,通常是以電剪(Clipper)上的刀套區隔。一般說的一號(Number 1),意指髮長留八分之一吋,二號為四分之一吋,另還有三號(八分之三吋)、四號(二分之一吋)等。值得一提的,八號意指髮長留一吋,通常是修剪頭頂的頭髮時使用,部分理髮店有十號剪,髮長可留一又二分之一吋。

沙宣美髮設計學院出身的髮型師Isabel 謝表示,幾種詞彙民眾上理髮店或沙龍會經常使用,包括:鬢角(side burn)、層次(layer)、打薄(thin out)、旁分(side parting)、中分(central parting)、剪瀏海(bang trimming)、波浪大捲(Waive)、捲髮(Curling)、染髮(Dye)、較原髮色淺的挑染(High-light)、較原髮色深的挑染(Low-light)、上推(Fade)、護髮(Hair Treatment)、作臉(Facial Treatment )等。

Isabel 謝說,一般美國理髮店都可直接上門不需預約,但美容院和亞洲相同,不單要預約,而且還可指定特定的設計師,價碼依照資歷、功力有所不同。她特別強調,若有特定髮型偏好,最好事先跟對方溝通,屆時再帶參考的照片去。必須注意的是,根據人種、膚色、髮流不同,髮型未必適合所有人,因此設計師下刀前得先有共識,才不至於與想像出入過大。

有15年美髮經驗的Amber 趙表示,在美國剪頭髮首重溝通,理髮師修剪過程中若不符合標準,應該立刻提出,以免最後剪完大失所望。她說,不單東西美學觀點衝突,就連海峽兩岸也不一樣,她舉例一位上海女士要求打薄,但是其揮動的手勢方向,與她在台灣執業時相反,更何況亞洲與歐美在理髮的觀念上,勢必為各自表述、各有所長。

Isabel謝表示,不單日、韓或海峽兩岸間的差異,即使歐洲和美國理髮詞彙也各有偏好,例如歐洲人說瀏海是fringe,美國人則叫bang,因此理髮不怕比手畫腳,就怕髮型師和客人想法有落差。她說,很多華人喜歡閱讀日、韓的時尚雜誌,偏偏內頁模特兒的許多髮型是先燙過再修剪而成,這與歐美不流行燙髮大相逕庭,而且同樣是上捲子,東、西方的手法和工具也不一樣,這點在找美國髮型師前要有心理準備。

她說,終究因地緣種族接近,華人審美觀和日、韓較為接近。若可以選擇的話,最好找亞裔的髮型師最理想,因為他們較容易理解亞洲人的頭型與髮質,最終也容易剪出適合的髮型。最後,離去前為表達自己的感激,除理髮費用額外支付一筆小費給髮型師,也是在美國消費的基本禮貌。

文章來源:世界新聞網

rss.png facebook.png youtube.png blogger.png favicon[8].png Twitter-icon.png IconPlurk.gif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