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誰而學﹕

  美國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靈活﹑高興。而中國的教育總是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緻繁瑣的各種規定﹐該學什麼﹐學多少﹐什麼時候學﹐該怎麼學等等﹐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于應付﹐學習是家長(微博)﹑老師的事情﹐是為陞官發財找工作而學﹐學得被動﹑教條﹑無奈。

  二﹑育人目標﹕

  美國不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極其看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因而才會有美國白領不會算10減6等於幾貌似「可笑」的事情發生﹐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而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雙基」﹐重在練「基本功」﹐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美國的學生低分高能﹐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在他們看來﹐中國教育是培養知識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課堂﹕

  中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把學生教到無問題就好﹔美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把學生教到能不斷提出新問題。中國的課堂要舉手發言﹐美國的課堂鼓勵自由發言。中國的課堂如果對教師的結論不同意會遭受批評﹐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則受到表揚。中國的課堂講紀律﹐美國的課堂講人權。

  四﹑師生關係﹕

  在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國教授也沒有什麼權威可談的。美國人不承認權威。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總是對的﹐中國的老師喜歡保持威嚴﹐不苟言笑﹐美國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關係。

  考試制度不同

  五﹑考試制度﹕

  美國的考試經常是開卷﹐孩子們一周內交卷即可﹐而中國的考試則如臨大敵﹐單人單桌﹐主監副監嚴防緊守。在中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而美國的考試目的在於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的發展。

  六﹑班級人數﹕

  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而在美國﹐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31個人就屬於違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國人看重的是誠信──自我信譽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時間﹕

  在一年中﹐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美國學生每年祗有1000個小時左右。上學時間短﹑課業負擔少﹐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還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

  八﹑成績單﹕

  成績在美國屬於「隱私」。老師給家長看成績單﹐他只給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績﹐不會公佈全班的成績。在中國﹐行政部門會想方設法的公佈學校成績。教師的考核也要看學生的昇學率﹑優秀率。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在這樣的機制下長達12年之久﹐心理壓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

  九﹑教材﹕

  美國的教材淺顯﹐對孩子沒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數學﹐導致許多的成年人離開計算機對數字就沒了概念﹐連日常生活的計算都成了難題﹐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們注重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的教材一味的強調夯實基礎﹐才導致機械重復的作業一堆堆﹐其結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十﹑課外生活﹕

  中國一般不太允許小孩參加真正的社會活動。但在美國小學生一旦走進校門就開始真正參與社會活動了。美國的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發參與﹐經費也是大家共同出資﹑共同尋求贊助。比如﹐8歲的孩子會幫人家清洗洗衣機﹐一次8美元﹐為別人演奏等等﹐把賺到的錢拿來搞活動。當然並非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賺錢﹐也有很多是打義工的。美國讓小孩接觸社會環境的方式非常多﹐他們認為教育即生活。

[責任編輯:臧博]




文章來源:光明網

歡迎到,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png facebook.png youtube.png favicon[8].png twitter.png IconPlurk.gif icon_weibo.gif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