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方嵐亭】政府無能,失業率攀升,讓知名周刊扯到南半球袋鼠的故鄉。《今周刊》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報導指出,一名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到澳洲屠宰場工作,不是為了體驗人生、交朋友、培養世界觀,而是為了賺第一桶金。刊出後各界反應不一,有人火力全開,痛陳馬英九主政將青年人逼上絕路。然而這個「澳洲苦勞例子」被指張冠李戴,《今周刊》坦承該篇第一人稱的報導,其實是匯集了3名赴澳打工者的經驗。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訝異說:「把三個人說法變成一個人的故事,有違新聞專業、有瑕疵。」對遊學打工以偏概全一事,許多到過澳洲的青年在網路上呼籲:「打工度假只是門票,怎麼使用是個人的問題,請勿將它污名化。」

打工度假因著心態不同,最後收穫也不一樣。不論增廣見聞或賺錢學習,裝備自己成為社會中堅,才是最終目的。(相片提供/蔡欣純)

《今周刊》則宣稱這次報導主軸是透過赴澳洲打工故事,突顯台灣經濟問題;認為如果台灣的金融環境更好,金融業更發達,相信這位清大畢業生,可以在台灣有不錯的發展,這才是政府、民間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並以3點呼籲作結:1.希望藉由這次澳洲打工事件,作為政府和全民關切台灣經濟困境的起點。希望透過政府與各界的努力,給我們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2.期待透過政府與各界努力,給年輕人更多的選擇,可以去澳洲打工,在台灣也可以有好工作。3.呼籲馬總統及陳冲院長盡速召開全國經濟會議,找出台灣經濟的病根,擬出具體有效的處方。
《今周刊》事件落幕,失業率的惡化持續、打工度假的本質並未還原,推動時代巨輪的青年人何去何從,難道名校高材生非得高官厚祿才是正途嗎?這林林總總豈能在譁眾取寵後一翻而過!

曾赴打工度假的網友說:「基本上,他們所說的都是事實,但這不代表所有『打工度假』青年的生活。打工度假只是一個通往另一個國度的門票,要怎麼利用,是個人的問題。」的確,有人是興致勃勃寫道:「我從只會How are you到現在可以跟澳洲人談笑,從連煎蛋都會糊到現在可以做牛肉餡餅。」

「要是沒有打工度假,我不會知道韓國人是如此團結,不會知道法國人都不太洗澡,不會知道哥倫比亞人的熱情,不會體驗到澳洲人的生活。」「你有看過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嗎?你有看過世界上最長的珊瑚礁嗎?你有體驗過從1萬公尺的高空上跳下來的經驗嗎?你有看過超小的企鵝從你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搖搖晃晃地走回家嗎?」但,也有人學會吸毒、有人1個月後和澳洲人同居、有人遭性侵,這是網路上不樂於分享的事實。帶著航向大海的冒險價值是值得鼓勵的,但也必須提醒滿腦子夢想的年輕人,人世間並非事事都如意。

「清大生出來打工很驚訝嗎?我甚至遇過劍橋休學生當我的同事!」一名遊學打工的網友寫下他的訝異。的確,「不務正業」的舊思維不應再造成這代青年的枷鎖。馬可福音10章35~45節,描述出耶穌基督的學生中,雅各與約翰期待高官厚爵的赤裸人性,耶穌以:「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這樣的回答成為圭臬。今日名校高材生若是聽到他們的老師鼓勵他們在年輕時用閱歷取代閱讀,盡可能的為人服務打掃廁所、用勞動強健體魄,起而行的不知有幾人。

《今周刊》原意討論的青年失業問題,本報將試著從失業的大環境下看青年與技職教育,有關於他們自己承認報導瑕疵的遊學打工一事,不妨聽聽想去與去過澳洲的年輕人心聲。

打工度假築夢行
抱著學習的心 體驗美好世界

【特稿/林郁珊】2004年11月台灣開放台灣青年到澳洲打工度假,當時我正就讀高中2年級。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優渥,沒有多餘的錢能夠支持我到國外求學,渴望出國的我,得知能夠透過打工度假的方法,築起夢想的橋樑,心中非常興奮。對我來說,打工度假就像是打開「健達出奇蛋」,能夠用勞力換取到異國世界的生活,邊賺邊玩,一次滿足賺錢、玩樂、學語言、交朋友等多種享受。

我現在24歲,是個有穩定工作的上班族,但是打工度假的夢想一直在我心裡發芽生長,進入職場前早已規劃工作2年後到澳洲實現打工度假的夢想,現在距離我去澳洲的日子還有5個月。

前陣子新聞報導清大學生赴澳打工度假當台勞,炒得沸沸揚揚,許多對打工度假不了解的人被媒體牽著鼻子走。造成家中長輩對澳洲打工反感,好似台勞就是一種出賣體力、卑微的工作。我從不認為當台勞不好,任何工作都需要用到勞力,動手打鍵盤、動腳騎車送貨、動腦作企劃,都是勞力的一種,重點是看自己如何去定義工作。

我常在網路上及書店蒐集有關打工度假的資訊,也參加過許多從澳洲打工回國的旅人經驗分享。台灣人在澳洲能做的工作大多是一級產業工作,例如農場、肉工廠等,要面對一整頭被剝皮血淋淋的牛,要拿機器去肢解牠,烈陽下彎腰採集一桶桶水果,工作中手會割傷,腰會發酸,但我從不因此感到退縮害怕,這些會遇到的問題,我早有心理準備;工作前要做好萬全準備,像是帶藥膏貼布、手套等防護用品,也開始規律運動,鍛鍊體力,調養身體。

我抱著一顆「學習的心」前往澳洲,學習謙卑過生活,吸取別人的工作經驗,也不怕尷尬地用肢體語言去跟這世界交朋友。異國打工度假聽起來很浪漫,但我也確信旅途的路上必有難行之時。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凡事走過後才知其風景。打工度假對於我不是在賺錢,而是在賺一個夢想。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我想親身去體驗上帝創造的這美好世界。(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打工度假經驗談
不怕清洗羊屍 還要再去一次

【林家鴻專題報導】長榮大學溪水旁團契的畢業契友劉力文喜歡挑戰新事物,今年從澳洲回來後,整個人煥然一新。她表示,大學畢業後,工作穩定、薪水不差,但每天工作賺錢,單調反覆的生活,讓她漸漸厭倦。趁著年輕,決定暫離舒適圈,申請打工度假,創造人生新體驗。她不後悔放棄穩定工作,因為:「賺錢並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劉力文在西澳臨海的Geraldton鎮展開新生活。工作是打工度假的一部分,她透過台灣朋友找到清理房舍的差事,並兼職清掃校園,又陸續在超市、龍蝦場等地方待過。羊肉場的工作最令她印象深刻,工作就在生產線旁,為一隻隻屠宰的羊做清洗,這樣的體驗在台灣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

羊肉廠有如大熔爐,雇工除了台灣,還有來自各國的打工度假者。肉廠督導與劉力文感情融洽,常託她向台灣人傳話,或介紹新人進來。但她笑說,很多女生一看到羊屍就嚇得卻步,還有男生直呼快吐了!儘管工作辛苦,但劉力文事前早有心理建設,懂得調適心情,無聊時就唱詩歌解悶,休息就聊天交友。

劉力文說,澳洲薪資較高,也遇過不少台灣人為此打工度假,但扣除開銷後,若要年賺數百萬,「除非做到死。」曾有人接3個工作,每天清晨出門工作到半夜1、2點,卻失去打工度假的意義。反觀澳洲人,生活不像台灣緊繃、常超時工作,下班回家通常就是休息,把時間留給家人或自己喜歡的事。

打工度假訓練獨立生活的能力,工作之餘,劉力文學習生活技能,例如當地物價高,少買外食,下班後她沒事就學做菜。假日就開心地到處趴趴走,飽覽天然美景之餘,體驗多元族群、文化之美;去年2週聖誕節期,還開著妹妹在澳洲買的二手車遊西澳呢!

另外,身為基督徒的劉力文,假日也常到教會參加活動,不僅結識許多好友,英文也因而突飛猛進。教會甚至貼心為她和打工度假的香港、韓國友人成立小組,讓她十分感動。劉力文說,9月底還要再去澳洲,此行除了把澳洲玩透、見朋友,更重要的是存錢為未來做規劃及準備。

文章來源:PeoPo 公民新聞

歡迎到,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png facebook.png youtube.png favicon[8].png twitter.png IconPlurk.gif icon_weibo.gif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