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瞭解美國人民,社區報便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這些社區報數量眾多,與社區的融合程度也是驚人的。

  《走進美國社區報》並不如我事先猜測的那樣,概念化和全景式地談論美國社區報紙的整體面貌和發展脈絡,而是通過對北卡羅來納州一批社區報的深入調研,向我們展示了美國社區報鮮活的樣式及其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書中生動翔實的描寫及隨處可見的思維亮點,使我幾乎手不釋卷一口氣讀完全書,且思緒良多。

  11年前我在美國訪學時,已經注意到社區報的力量。我居住的紐約市斯塔藤島區就有一份百年老報《斯塔藤島前進報》。就其創刊背景和發行範疇看,這是一份典型的社區報。但從報社規模和運作模式看,它又與其他都市報紙無甚區別。限於當時的時間與精力,我未能深入小型市鎮去瞭解美國大量存在的社區報紙,迄今引為憾事。

  這個遺憾被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陳凱女士出色地彌補。她在《走進美國社區報》中,對美國北卡10多份社區報進行了個案分析,這些報紙包括較大型的日報和免費的週報,涵蓋美國社區報的多種形態,故可收管窺全豹之效。也正因為陳凱「沉」在北卡長達一年,加上她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和溝通技巧,對一些報紙得以反覆走訪和定點觀察,此書也就有了沉甸甸的樣本力量。

  美國社會承接的是歐洲傳統,早期移民就有「無報不成鎮」之習俗。因此,美國的社區報與其所在的鄉村區鎮有著水乳交融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遠比都市大報與讀者間的資訊買賣關係複雜得多。在一些典型的社區,報紙在社區發揮著良好的資訊集散和聚合人心的作用,其開合興衰甚至報社領導的進退更迭,都會牽動居民的神經。反過來,社區學校的發展變化、居民的婚喪嫁娶乃至鄰里間的糾紛矛盾,也常成為報紙關注的事件。這時,「貼近本地」便成了社區報最重要的編輯方針。書中引述一段笑話稱:美國第33屆總統哈裡‧杜魯門1972年逝世時,一份社區報的編輯準備報導這一重大新聞,但遭到發行人的質疑。發行人問:你能找到杜魯門之死與本社區的關係嗎?於是編輯絞盡腦汁寫下這樣的導語:「哈裡‧杜魯門,這位曾經坐飛機經過本州上空的總統先生,昨天逝世。」

  相比之下,國內似乎一直未能形成類似的社區。過去,國內城市的社區形態固定,鄰里關係密切,卻沒有關注社區的報紙。如今大中城市的老居民紛紛遷居漂亮舒適但互同陌路的新社區,破舊的老社區多由外來暫住人口填補,人際關係支離破碎,即便有了社區報紙,也很難得到「社區」的認同。按理,廣大鄉村可以找到很多相似之處,如熟人環境、世俗傳統、共同利益、家族承續等,但過去絕大多數縣區報紙並不關注這些。2003年的全國報刊大整頓將大多數縣區報紙關閉之後,鄉村社區的閱讀空間成了更大的盲點。指望城市報紙通過創辦地方版來覆蓋鄉村及偏遠區鎮的想法,因報紙的急功近利而屢屢落空。

  事實上,只有土生土長而對本社區有很高忠誠度的報紙,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報。這時,辦報者只有與社區建成利益共同體,有足夠的耐心與親和力,將牟利置於次要地位,千方百計與社區居民交朋友,對社區報導精耕細作,報紙才有成功的可能。因為從美國的經驗看,這類報紙的生存發展,主要依靠的是社區民眾的支持關注,而非對眼前利益的急切擷取。

  當然,在商業化、集約化大潮的衝擊下,美國很多社區報也面臨困境。大量社區報被報業集團吞併後,導致其社區忠誠度銳減,與居民的紐帶斷裂。書中對此現象有深刻而活潑的解讀。如《教堂山新聞報》曾是北卡最優秀的社區報,1995年被麥克拉奇收購。麥克拉奇公司本是西部一家歷史較久但規模不大的報業集團,前些年急於擴張,投資激進,曾於2006年上演「蛇吞象」奇景,將綜合排名全國第三的老牌報業集團奈特-裡德報團兼併,但很快便「消化不良」,又將旗下報紙成批賣出,進而大量裁員,迄今債臺高築。《教堂山新聞報》遭受波及,記者人數從最多時的8人減至2人,採訪捉襟見肘。這樣一份原本偏安一隅的社區報,若無報團折騰,斷不至於如此狼狽。書中還詳細記錄了麥克拉奇CEO加里‧普魯伊特到北卡被其收購的另一家社區報《新聞與觀察家》講話及與員工的精彩對話。對話中雙方唇槍舌劍,報團與被收購子報間的矛盾暴露無遺,成為全書亮點之一。

  美國社區報數量巨大,占報紙總數的八成以上。這些報紙深入民眾,與社區這樣的社會小單元融為一體,因而如美國傳播學家趙克所言體現了「美國的心跳」。要想瞭解美國人民,社區報便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美國社區報紙的發展歷程也給我們以啟迪:在強勢主流媒體的參天大樹下,必有社區媒體健康發展的玲瓏空間。(辜曉進)

文章來源:國際在線

歡迎到,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png facebook.png youtube.png favicon[8].png twitter.png gplus_1 IconPlurk.gi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國 美國度假 美國打工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