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去美國度假,到了波士頓,就去看哈佛。第一眼感覺很親切,彷彿看到了英國伯明翰大學在美國的分校,而隔壁的MIT相當於剛剛刷了一次牆的英國東安格利大學。這樣的輕視,很快被經濟數字所打敗。因為如果看看一年經費收入,這兩所美國大學加起來,也許可以超過英國除了牛津劍橋之外所有經費的總和。現代大學,早已經超越了傳說中的「教授治校」的狀態,經濟為王,成為大學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英國大學與美國大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英國幾乎沒有私立大學(目前僅有三所),150多所大學都是靠政府撥款為主的公立大學,而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美國大學,所謂的常青藤名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學。

   選擇英國大學,大學的排名是一個無法避開的問題。一般而言,英國大學分成三類。第一類就是所謂的石頭大學,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就是,在英格蘭,劍橋牛津是僅有的兩所石頭大學。國人去牛津劍橋朝聖,往往為其精美的中世紀建築所震撼,巨大的石頭建築,就是講述了很多學院的歷史。

   第二類大學,就是所謂的紅磚大學。比如你去伯明翰大學,或者布里斯託大學,紅色是基調。那種紅磚房子歷史,就有著深重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特點。這些「紅磚大學」,基本上都是在維多利亞時代,即與工業革命同步的那個時間段,發展起來的大學。

   第三類大學,我們叫它「新大學」,它們在上個世紀中期發展起來,很多學校已經進入了英國大學前列,比如成立於1963年的約克大學。而在英國1990年代,也經歷了發起了類似於高校大躍進的運動,很多技術學院,也紛紛轉型升級為大學,它們的建築往往採用大玻璃大開戶的格局,人們戲稱之為玻璃大學。

   這三類大學幾乎構成了英國大學的全部。與美國常青藤大學聯盟、中國的211和985集團對應的,英國大學有自己的「羅素集團」,構成了英國大學的精英序列,目前一共有24所。2008年的一項評估顯示,「羅素集團」大學只佔了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總數的10%,但是卻創造了全英60%以上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國內學生支付了大筆學費到英國留學,假如成績允許的話,應該把羅素集團的大學設定成為自己的理想目標。現實情況,並沒有這麼理想。由於英國人的高教市場化,在國際上是先行者。在1999年,前首相布萊爾訪華,為英國高教做了最精彩公關之後,所有這三類大英國學,都推向了國內市場。而且,由於留學生自身水平各異,這三類大學幾乎都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客戶。在這點,在盎格魯-薩克遜國家中,比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市場腳步上落後于英國。

   另外,英國大學教育是三年,碩士生教育是一年,博士生教育是三年,這也許是這個古老的前帝國,唯一在速度上可以傲視國內的領域。市場現實也是,這樣速成的教育,以英國高教的獨特性與歷史性為賣點,已經成功地銷售給了國內人。

   這樣的高教高鐵上,英國高等教育體驗到底如何?我們可以下次談談。我可以提前透露,這也許是與坐英國火車一樣的經歷,我聽過很多對於英國鐵路系統的抱怨,比如誤點、狹小的空間、陳舊的設施,然而坐過英國火車的國人,卻基本上有一個評價:窗外的風景很漂亮。

 

詳全文 新浪新聞中心 

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pixnet twitter gplus_1 Plurk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