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不一定急著讀AP課程

  王炘樂的理科很好,在申請階段的空檔,自學了AP課程,一共考了6門。

  「其實修AP是不是必要,還是因人而異。好處就是AP可以抵換美國大學學分,很多基礎課就不用修了,而且可以省錢,也有機會早畢業。但是,短時間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掌握大學水平的知識,知識掌握不扎實,對以后的學習反而有副作用。一上來就學難課,GPA(績點)可能會比較難看,另外就是和同屆人上的課不大一樣就沒課友。」王炘樂說,他發現一些美國同學的高中都不提供AP課程。

  對於暑期課程,羅志遠和王佳晟都建議,量力而行。

  王佳晟之前去哈佛讀了兩個月的暑期課程,修的兩門課程是宏觀經濟和機構管理。這段經歷,在申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給大學招生官留下了「能勝任那邊的環境」的好印象。「但現在覺得,讀這個暑期課程真的很貴,用這些錢做些公益也很有意義。」

  羅志遠在高二暑假,去西北大學讀暑期課程。暑期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強度也很大,一年的物理課程,濃縮在兩個月內,要完成力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等內容的學習,有三個期中考和三個期末考。「費用很貴,但這兩個月,讓我對大學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提前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並和那裡的學生進行交流開闊眼界。」

學會在課堂外學習

  美國的大學,校外活動很多。

  「你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羅志遠說,可以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也可以讓活動佔大頭。羅志遠給自己的安排是,一學期選5門課,然後把其他時間放在活動上。

  在西北大學,社團很豐富,他是學校乒乓球隊的主力隊員,也參加了物理學會、生物倫理學社。

  在大學,他的興趣也得以延續。他從小學習聲樂,在大學繼續學歌劇,在國際晚宴上演唱歌劇,在密西根湖上玩帆船,在美國大學乒乓球聯賽上和隊友們揮洒汗水,獲得美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地區賽第三名。

  在大學一年,他看了15場歌劇、交響樂和音樂會,觀察指揮家們如何指揮樂團。他在讀音樂史課程時,寫下《論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指揮藝術》作為期末論文,得到了該校音樂學院老校長的贊賞。

  羅志遠說,美國大學教會他最多的是,在課堂外學習。「大學是一個發現自我的地方,需要你去不斷尋找,不斷嘗試。」

  王佳晟在高中時就是個活躍分子。在大學,她是生活學院樓學術主席,有寢室活動牽頭組織,和當地同學交流機會很多。她參加了校園裡炙手可熱的Design For America(美國設計)社團,比如會做校園安全的設計,請來專家評審做互動。她還是德睿公益基金會的市場部副部長,在美國和國內(暑期)都組織了公益活動。作為杭外魁地奇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她還成為了國際魁地奇協會世界杯人力資源助理,主要負責網絡研討會志願者訓練,並如願參加了位於福羅裡達州的魁地奇世界杯。

  方揚悠在杭高讀書時,是校魯迅文學社社長,在大學,她繼續了她的愛好,在工程學院的期刊The Spectra擔任編輯,在校中文雜志V柯擔任編輯和撰稿人。熱愛組織溝通的她還在國際學生學生會中擔任項目協調人。

  她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每周在當地的一所初中Jackson P. Burley Middle School做義工。她的工作是輔導一位八年級的男生Wyatt。Wyatt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有點自閉和內向,方揚悠輔導他數學,陪他玩,教他整理課桌。「他變開朗了很多,後來跟我說,他以后要當一個了不起的獸醫。」

  方揚悠還找到了一份工作。因為微積分學得很好,老師推薦她到家教中心,給工程學院的學生輔導微積分。「1小時10美元報酬,最重要的是很有成就感。」

  國外學生很注重鍛煉

  幾乎每個人都有熱愛的一項運動

  儘管高中學業很緊張,但王炘樂每天總會抽時間去踢球。「足球可以減壓,調節心情,還可以激發創造力,激發對生活的熱情。這樣,也有更好的心態面對學習。」他還把足球寫進了申請大學的材料中,做裁判時的人際交往技巧,球隊組織的管理技巧,都融入了資料之中,這份特別的資料,讓他顯得與眾不同。在足球中,他感知了拼搏精神、領袖才能。

  美國的大學很讓他這個運動狂人欣喜。「雖然踢球人不多,場地少,而且半年是冬天,室外沒場地,室內搶不到。」但還是可以打籃球,課餘時間就去放鬆,「美國大學很注重運動,運動的氣氛也很濃郁,健身器械很齊全,比國內多。我住得離體育館很近,一般晚上沒作業就會約同學去健身或者打球。學校在這方面沒有學分要求,純粹是興趣愛好。」他說,美國同學不一定都是運動神人,但是至少都會喜歡一項運動。他發現自己一年下來,「壯了很多」。

  方揚悠在大學也感受到了這種運動氛圍,她參加了擊劍社團。「交很少的錢,可以使用全套擊劍裝備,而且有專業的人教。非常有意思。」

  關於留學申請前的準備

  「國內的學生在理工科的優勢巨大。但是現在有個不好的趨勢,一些同學高中不好好上,只顧忙活出國,導致理科的基礎也不是很扎實。」王炘樂說,他覺得,在高中的基礎課,一定要好好上,課外稍微拓展,增加視野和廣度,但是不要死做題,「思路最重要」。在這方面他很有感觸。「大教室裡第一排的一般都是美國學生,他們經常會提問,中國學生一般在後面就隻抄筆記,這個就是習慣問題,獨立思考、質疑權威的習慣,還有膽子。」在這方面,都是可以改進的。

  羅志遠則建議,在初中、高中就多做一些活動很重要。

  「有些同學為了准備中考,可能在初三會把興趣愛好丟掉。這其實很可惜。中考過了,這些都可以重新撿起來,保持一個連貫就可以了。」羅志遠舉例說,比如學鋼琴,不要光上上鋼琴課,埋頭練習,在學校搞個小型的音樂會或者在班裡有一個鋼琴表演,都是很好的活動。

  羅志遠一直對課外活動有很大的熱情。2010年,他和一位美國朋友合開了一家英語培訓公司,教初高中生英語。他說,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比較特別,一直很希望能和同齡人分享。初高中時,他因為英語出色,免上英語課,自己找資料自學,還參加了各種英語演講比賽。

  方揚悠在去年出國前,學了法語和茶道。「多學點東西,總有機會用上。」今年,她轉機時被滯留在法國,「法語就派上了用場」。而她去年讀書時就帶了全套的茶道裝備。她在寢室裡給美國姑娘們泡了玫瑰花茶和龍井茶。「她們習慣喝袋泡茶,很好奇,你們怎麼吃花吃葉子!」尤其學點傳統文化,在交流時絕對超有用。

  關於語言和交流

  「語言交流基本沒有問題。需要適應的是不同地方的口音。」方揚悠的建議是,多看看美劇,看看新聞。

  王炘樂說,和當地人打成一片,總的來說就是要「敢說敢扯,思想開放(be open-minded),膽子大。」最重要的,是「順其自然」。「當時因為宿舍訂滿了不得已才住到公寓。一開始覺得一定要融入,不然白出來學了,其實be yourself(做你自己)就好了,有時候文化差異非常大,不能奢望一定就會處得很好,但是有機會還是要積極交流,至少要充分了解美國文化吧。也是會有談得來的美國朋友的。」(金丹丹)

文章來源:人民網

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pixnet twitter gplus_1 Plur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國 美國打工 美國留學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