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哈佛大學商學院Nitin Nohria院長在訪問亞洲等地接受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專訪時表示,MBA的黃金世代已逝去。1920年到2000年這段期間是商業教育的黃金期,當時認為進入如Goldman Sachs及麥肯錫顧問公司,MBA的文憑是必需的。如今學生則猶豫是否值得投資10萬美金與2年時間在MBA文憑上。

亞洲地區商學院的興盛也是美國商學院校另一項挑戰。雖然美國頂尖商學院仍有眾多亞洲申請者,但許多優秀的亞洲學生及成功的企業家選擇就近就讀以磨練自身技術。印度與中國大陸的商學院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提供更為貼近亞洲市場的課程與人脈機會。為此,頂尖的美國商學校院為回應這些挑戰,推出較短期或更特定主題的商業課程,並且增加國際商業案例研究。

Nohria院長在專訪中回答此次亞洲行是哈佛大學的全球策略之一。15年前哈佛大學在香港設立第一間研究中心,當時哈佛大學商學院認為並未提供學生真正的全球商業教育,當然約有10%的商業案例是國際性案例。現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孟買、東京及上海等地共設立8間研究中心,而60%的案例為國際案例。

關於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生來源比例的改變,Nohria指出,過往大部分學生來自歐洲,而今歐洲已設立自己的商學校院,因此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歐洲學生漸漸減少。而亞洲學生的比例亦有所變動,Norhria院長說明,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亞洲學生,亞洲學生的成長是很驚人的。但有一點卻令Norhria院長感到擔憂,以前900位商學院學生中會有30到40位來自日本的學生,而現在卻滑落至4到5位,日本是亞洲國家中唯一學生數下降的。日本在1980年代很活躍於全球經濟,現在日本轉趨孤立。至於大中華地區的學生,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學生轉變成以中國大陸學生為主,目前有四分之一學生來自香港,四分之三來自中國大陸,以前大部分的中國大陸學生來自香港。

專訪中,Nohria院長不諱言地表示最大的挑戰來自大多數民眾猶豫是否需就讀商學院。商學院的黃金時代是1950到2000年代,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如果想要提升自身職業生涯,最好要有MBA文憑。這種MBA文憑為必要的想法已經轉變。即使如麥肯錫顧問公司也聘任其他背景博士學位的員工,再自己訓練這些員工。你到投資銀行,他們會告訴你可以直接在公司升遷至主任,而不需要MBA學位。因此,管理MBA課程(Executive MBA)及一年制MBA課程的興起則成為面對這股壓力的解決方法。美國二年制MBA課程的需求從2000年開始下降20%,對於特定領域專長的碩士課程需求則遠遠超越二年制MBA課程。

Nohria院長分析亞洲的商學校院情形指出,印度將成為領頭羊,印度對商學教育的需求快速攀升,高達1千所商學院應運而生。但大家也開始認為僅僅從任何一間商學院獲得文憑是不足夠的,因此,印度正加強商學教育的品質。無獨有偶,美國也有類似的情形,民眾更重視商業教育的品質。Nohria院長對於此次亞洲行,提出自身觀察,他發現印度與中國大陸起初重視商學校院的擴增與成長,現在則更重視建立穩固的教育基礎與更透明化的管理。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