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肥宅保羅/讀者投書

之前網路上從一名女子的「Gap Year」引發「不出國能不能有世界觀」的許多爭論。我自己的想法是,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要先釐清我們講的到底是「世界觀」還是「觀世界」?

許多人講的「世界觀」實在太空泛:知道「台灣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一種世界觀;知道「撒挖低咖」是泰語問候是世界觀;知道「大麻在荷蘭是合法的」是世界觀;知道「邱吉爾是誰」也是世界觀;而有些人則把「中國」跟「世界」劃上等號。問題在於,層次的高低,世界觀的深度。

我認為,如果只是從台灣往外看,即使透過各種現代化媒體,閱讀各種外文媒體,這仍比較像是「觀世界」——看到、知道這個世界。我心目中真正的「世界觀」,應該是「從世界的高度、世界的角度檢視之能力」。了解各國不同價值與人文,只是這個能力所必備的基礎而非終點。

若是錯把「觀世界」當成「世界觀」,會產生什麼問題?

症狀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萬能安慰劑

產生這種症狀的人,通常個性比較與世無爭、安於現狀,也有可能是「習得性失助」。(註1)

他們看看世界發生的事或自己周遭發生的事,發現跟比較好的國家一比,稍微感到失落,就馬上找個更不好的國家比一下,然後重新燃起心中的小確幸之火,安慰自己其實沒這麼糟,或者反正也無法改變什麼,生活繼續複製。

症狀二:「中庸之道」的過度自我膨脹

產生這種症狀的人,通常比較有自信甚至驕傲,也有可能是自卑自大狂。以自己為標準,別人太過或不及,都是他們的問題,我們才是最好的。

他們用自己國家的標準來看全世界,其他國家過之的,是他們太過度;其他國家不及的,是他們太匱乏。他們奉行「自以為的中庸之道」,以為自己真的是毫無偏差的正中標準,那跟當年以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思想有何差異呢?

這種沒來由的自信與自欺,只會帶來毀滅而不自知。

症狀三:用「文化差異」輕輕帶過,不去思考有沒有道理

產生這種症狀的人,跟症狀一的族群類似,覺得這些不同的制度、風氣等等,都是因為「文化差異」而不同,不需要學習、不需要反省,就這樣吧!

通常會輕易用「文化差異」來帶過的人,都是不想解決問題的人,因為這個理由萬用,而且不需要後續處理,用來當句點最合適。

只站在台灣的高度、台灣的角度去看世界,很容易淪為表面或數字上的比較,卻忽略背後的成因,意義並不大。

要從觀世界進化到世界觀,不應該停留在表面的「知道」。「知道」其他國的差異後,更應該去想背後的「道理」,而不是用「文化差異」、「社會不同」帶過,要知道,文化與社會都是「人」所營造的,如果人們不因彼此差異而自覺改變,那文化和社會不可能有進步。

面對一個事件,若能先放下根深蒂固的「台灣標準」、「台灣文化」成見,試著用不同文化脈絡去交相印證、思考事情的本質,我認為這就是逐漸從「觀世界」往「世界觀」邁進的過程了。

所以,是不是要出國才能有世界觀?我個人覺得是。用邏輯學來說,「世界觀」為「出國」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出國」為「世界觀」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要有「世界觀」必需要「出國」,但「出國」不必然能培養「世界觀」。這些文化、習慣、價值觀並不是透過書本、媒體便能習得,否則一群知識菁英在跨文化合作的時候,也就不會產生如此多的衝突了,不是嗎?

世界觀當然也不可能在特色景點拍拍照、打打卡就能突然頓悟。而必須要真正放開心胸,跟當地人交流;在當地生活中,細細體驗當地的生活型態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才有辦法真正用「他們的角度」去看事情。當你有辦法用越多「不同文化的角度」去看事情,自然高度就提升,也越來越接近真正的「世界觀」了。

註1:習得性失助,人會在生活中了解事物間的因果關係,學會動物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聯,但若發生的事情無法以因果關係去解讀或改善,那便會產生行為無意義而引發一種無助感,亦稱「習得無助感」。例如:戰爭、旱災等。(參考自維基百科)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