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期間,朋友們在海外讀書的孩子都回來了,自然趁機會聚聚,從開學到聖誕節假期已超過三個月時間,孩子們分散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地求學,其中三個孩子是出國求學的第一個假期回港度假。以前孩子們在香港時,大家可是經常聚會,幾個孩子在同一間學校讀書,從幼稚園一路讀到中學,中二開始,就陸續去海外升學了。

因孩子的緣故,我們幾位家長彼此成為好朋友,定期聚會輰談子女經。因此,這次的聚會,大家更是期待已久。一見面,氣氛熱閙,歡聲笑語不在話下,孩子們各自暢談在國外讀書的生活、學習情況。

我問他們:「你們在香港都是讀名校,每個人成績也不差,這樣背井離鄉去到海外升學,是否值得呢?」

「值得!」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都說說理由,不要因為我們家長付了昂貴的學費,想安慰我們而說值得。」我故意地說道。

於是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有位朋友的女兒很認真地說:「學習的東西雖然簡單過香港,但老師就教得深入很多,慢慢地會令你更明白;相反,香港老師教得很快,即使較難的內容也是很快就教完,其實很多時候也不太明白,卻又要做很難的功課;中一要學中二、甚至中三的課程,考試題目也很艱深,似乎考試的目的是令到我們沮喪;從學校回來,要開始補習,一天到晚補習這、補習那,一點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

「現在才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目讀,晚上在宿舍,我們會自覺地溫習,溫習完肚子餓了,有時還會去廚房偷東西吃,不知多有趣。」

「不管是運動、學習、生活等,我嘗試了很多香港沒可能嘗試的東西,以前就是學習、睡覺、補習,其他事情幾乎沒有時間去做。」另一位孩子接着說。

孩子愈說愈高興,聽着他們的話語,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的情形,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學生時代嗎?多元化、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不可磨滅的青春記憶,最重要的是對學習的興趣,這可是終生受益,被逼迫着學習和有興趣地學習,有着本質的差異。

美國數學家哈里.科勒(Harry Kohler)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他精通數學,通曉物理、天文,還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曾說過:「我從來不像有的人餵孩子一樣,一灌一個飽,也不將食物嚼爛了餵給孩子吃,我只是引起他吃東西的興趣。」

一個對學習充滿興趣的孩子,你還擔心他對學業沒追求嗎?

文章轉自:信報財經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