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的第一句話立即帶領讀者進入主角的回憶與面臨的現況,讓讀者欲罷不能。我教創造性紀實文學(creative non-fiction)課程時也花很多時間帶領學生分析知名文學作品的開場白,也跟學生一起分析文章的開頭字詞、語句和段落。我告訴學生,大部份的讀者都會以這短短幾個字句判斷是否要繼續看完你的文章。如果開頭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讀者還沒看到你後面辛苦得來的觀察就失去興趣。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在大學授課。課堂開始前5分鐘是教師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鋪路的最佳時機。學生走進教室時還帶著生活中種種競相爭取他們注意力的事物,譬如手機、與室友的爭執和思考中午要吃什麼。身在,心不在。本專欄這一系列文章將討論如何在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吸引學生的注意,協助他們的大腦做好學習的準備。

本篇文章提出四個小技巧:用問題開頭、回顧上一次上課的內容、活化學生在其他課程學過的內容、記筆記。

第一:問問題。認知心理學家威靈漢(Daniel Willingham)認為教授應善用問題。教材是問題的答案,答案本身不有趣,但若知道問題,答案就會變有趣。我有同事會在課堂一開始列出四、五個問題給學生思考,接著正常上課,最後在課堂結束前再回顧一開始列出的問題和答案,讓學生了解這堂課學到了些什麼。

另一個許多教授常用的技巧是在課堂一開始回顧上一次上課的授課內容。這個概念是學習需要多次複習,只接觸過一次很難記住。但是,除了提供學生精簡版的學習摘要外,何不讓學生來告訴你他們的學習成果,讓學生不用筆記也不看課本,單純回想課程內容,將能幫助他們記憶和準備期末的考試。

第三,回顧其他門課程的內容。研究顯示學生在開始一門課程前曾上過的課,對後來修的課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除了回顧上一次授課的內容,回顧學生上過的其他門課程的內容也是加強學習的好方法。不僅可以活化腦部的相關知識,也能讓教授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有什麼樣的先入觀點,之後再針對學生已知的知識和很可能錯誤的認知,更有效率的調整後續的教學。

最後,請學生花幾分鐘的時間記下他們對前三個活動的回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回溯記憶和回想過去學過的知識,接著再開始進行討論。我覺得這很有學習效果。利用這5分鐘的筆記時間讓學生脫離教室外的干擾,更能專心上課。上課和寫作一樣,開頭很重要,不要浪費了。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