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有一句台詞是:「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小心地呵護它;因為,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做不到』。」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鑑識科學之父李昌鈺身上。

留美、拿博士、大學教書,做到別人眼中3個「不可能」

1938年,李昌鈺出生於中國江蘇的富商之家,1944年全家遷到台灣。原本完整的家庭,卻在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徹底摧毀。從上海開往基隆的太平輪在航行途中沉沒,逾千人罹難,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就在其中。

年少失怙的李昌鈺,體恤母親必須獨力撫養13個孩子的辛勞,為了減輕家計與就業保障,放棄海洋學院(現今為海洋大學)而進入中央警官學校就讀,並承諾母親,雖然他沒能就讀一般大專院校,有朝一日必定會出國留學。

在警校入學的自傳上,李昌鈺就寫下「出國留學」的目標,直到成為台北市警察局的外事警察之後,依然不改其志。只是,大家都笑他,「警察怎麼可能出國留學?」

27歲那年,李昌鈺買下兩張機票,與太太宋妙娟前往美國紐約,身上只剩50美元。為了維持家計,他白天在紐約大學實驗室洗試管,課後到中國餐館端盤子,假日到武術館教中國功夫。

存了5年的錢之後,於在32歲那年,成為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鑑識科學系新鮮人。

由於起步晚、加上學費昂貴,相較於一般大學生每學期平均修十幾個學分,李昌鈺在大一上學期,就註冊了26個學分,引來校方註冊組職員的勸戒:「我在這個學校工作以來,沒有學生在一個學期之中修這麼多學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會被當掉!」

「我都還沒試,你怎麼知道我無法達成?」學期結束時,李昌鈺所有科目都拿A,而且只用了兩年就讀完四年大學,拿到學士學位。之後再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碩士與博士課程,在37歲獲得紐約市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當時,李昌鈺得知康乃迪克州紐海文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ven)正在徵求刑事科學系助理教授,因此提出申請。儘管校方認為他的學歷最好,卻懷疑他身為華人的語言表達和授課能力,因而決定投票表決優先順位。

結果,另一位白人應徵者排被在第一順位(雖然學歷與研究經驗都不如第二順位的李昌鈺)。所幸校方安排應徵者試教讓學生參與評審,李昌鈺以豐富的案例做成投影片備課,贏得所有學生的支持,破除校方的偏見,成功爭取到這份教職。

為思考隔間,關掉不相干的事

至今已參與過全球八千多件刑案的李昌鈺,回想第一次見到分屍案時,足足有3個月不敢吃肉。歷經幾十年後,每當看過鑑識現場的情形,心情還是不免會受到影響,但是為了讓自己保持冷靜和專注,「你要把這件事從腦中切割開來,把思考分類、隔間(compartmentalize),當下專心做眼前的事情,避免分心去想別的事情。就像開關一樣,關掉不相干的事,腦中只留下現在眼前的事。」

另外,要維持銳利的鑑識眼光,適時地放鬆也很重要。在工作一天回到家之後,最好能完全放空,像擦黑板一樣,把工作的辛苦擦得乾乾淨淨,「如此一來,腦筋就會輕鬆很多,也能避免像橡皮筋一樣繃得太緊。」

退休後,李昌鈺依然奔走各國,協助處理棘手的鑑識案件,每天行程排滿滿,一天工作14個小時、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演講邀約更是排到好幾年之後。

「不斷學習,才能讓腦筋持續活化。」77歲的李昌鈺說,人一旦不用腦,就會開始退化,他很多朋友退休後都以打麻將消磨時間,幾年不見,臉上的神采早已不若以往。

「人一出生就那麼多腦細胞,不會再增生,所以一定要設法動腦。我很多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不會用PowerPoint,兩、三年前我學PowerPoint,現在就可以用得上手。」

在《化不可能為可能》一書中,李昌鈺回想初抵美國時,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常有「漫漫長路不知何處是盡頭」的感嘆。然而,他始終自我提醒,夢想之路雖然很長、很難走,但是絕不能退縮或停在原地自願自艾。

「只要踏出一步,離目標就更近一步。」憑著貫徹到底與終生學習的意志,一位台灣小警察,成為全世界最具權威的鑑識專家,更在美國一所大學裡,擁有了以他為名的學院──李昌鈺鑑識科學研究院(Henry C. Lee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很多人以為李昌鈺是鑑識天才,其實他為了每一個案子都仔細研讀相關資料,最後靠著經驗和知識的累積成功破案。他認為,努力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成就是一步步累積起來的。

一天走一小步,持續不懈地前進,就能完成許多夢想。

李昌鈺教我的事:職位是別人給的,學位是自己掙來的

2003~2005年期間,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助理教授李承龍,前往紐海文大學「李昌鈺鑑識科學研究院」進修鑑識科學,也在康乃迪克州警政廳刑事科學實驗室擔任訪問科學家,他的博士論文指導者之一正是李昌鈺。他談到恩師令他印象深刻的幾件事:

1.善用深夜與清晨

李承龍回憶,在美國期間,每天都有很多人等在李昌鈺的辦公室外面,希望請他提點鑑識訣竅。因此,他能夠接受指導的時間,通常是深夜11點以後,或是清晨前往趕第一班飛機的路上。

2.五分鐘午餐

李昌鈺一天只睡4小時,忙碌的行程讓他不得不充分善用每一分鐘。有時候,李承龍會利用午餐時間,前往李昌鈺的辦公室請益,發現他只用5分鐘就解決午餐,而且只有2個包子、一杯咖啡加上幾顆水餃。

3.一輩子的抉擇

當李承龍面臨是否應該留在台灣接受鑑識組長一職,還是出國留學時,李昌鈺提醒他:「不要當大官,但要做大事。官位會隨著當權者更迭或年代而變,但是學位會一輩子跟著自己。」

文章轉自:經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