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90後與世界的對話

想像你從一個統一發放糧食的世界,忽然走進琳瑯滿目的超市,是不是很難不患上「選擇恐懼症」,站在滿滿的食物前不知該從何下手?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從來沒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口味、其他食物的味道、甚至是它們的市場價值。

又如果,這時櫃檯人員跟你說,你只能挑一樣食物,而且在進入超市前就得決定要選什麼,恕不退貨,你是否就會選擇印象中價值最高的物品呢?

這似曾相識的場景,就好像台灣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的轉折。

高中之前都在台灣唸書的我,就曾習慣接受統一發放的資訊,從來不需煩惱要選擇學習哪些學科,全都學起來、得高分肯定不會錯!但也因此讓我在剛來到美國上大學時,對選擇的主導權反而無所適從。在幾個月的適應與觀察後,我發現「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是如何把責任與權利完全交付給學生,並將他們進化成「自己的主人」。

最近「亞洲矽谷」的議題吵得非常火熱,我想謹以此文提供一個在北加唸書、又剛好著迷於矽谷文化的小留學生的淺見。

在《落腳矽谷:一位創業家的貼身觀察》一書裡,作者提出矽谷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為它絕佳的「地理位置」,附近三所傑出的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為該地區的科技公司每年注入源源不絕的「人才」。而對台灣來說,從台北到高雄高鐵路程不到三小時的距離,我認為最重要的考量不應是地理位置,而是培養「人才」的方法。在砸大錢建蓋「亞洲矽谷」前,我們可以先從鬆綁僵化的大學教育體制開始,而以培養大量與產業無縫接軌的人才。

怎麼鬆綁呢?減少必修、降低轉系門檻

在進入美國大學後的頭兩年,學生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挑菜」、「試吃」。在選課上幾乎沒有任何限制,而主要是因為必修課程少的關係,我們能按照自己的學科興趣去選修各領域課程,也不擔心太晚決定主修而無法在四年內畢業。

舉我的例子來說,我在決定科系前上了各式各樣的課程,包含人類學、土讓學、心理學、經濟學、空污學、統計學、西班牙文......等,去尋找與培養自己的熱忱與天賦,以及各「食材」的價值與應用。

有了選課的自由和合理的課程量,學生的求知慾自然會被激發,而不再為了湊滿學分去選修一些容易的課。另外,強調通識教育的大學課程除了能讓學生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時,能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還能讓不同學科的學生們彼此尊重專業,而非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由於能自由轉系的緣故,學生不會把自己侷限在入學時決定的科系,而是在求學的過程中不斷得嘗試任何可能,並時時關注就業市場的趨勢,確保自己在離開「超市」時,菜籃裡有足夠的「食材」,去組合出不僅符合自己胃口,也符合市場需求的菜色。

就拿當今最熱門的「電腦科學」來說,也許因為我就讀的大學位於北加,受到矽谷科技、創業氛圍的影響,學校開的基礎程式課程幾乎班班爆滿,甚至得站著上課,同學們即使不是主修電腦科學,還是會選修幾門相關課程,甚至選擇輔修,因為他們早已嗅到就業市場的趨勢:當今科技業的職缺最多、薪資最可觀,電腦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在未來更是不可或缺。

大學生們在學校自行裝備出專屬自己最具競爭力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價值,好在畢業時成為搶手的人才。自然的,「產學落差」就在學生們敏銳的觀察與自主的選擇中被彌平了。

不過有人擔心若是開放自由轉系,不是所有人都擠去最熱門的那些科系嗎?與其設立起一道道關卡防止學生們轉到熱門科系,把學生綁在既沒有熱忱又沒有市場潛力的科系,不如讓每個人各司其天職,創造最高價值、使集體利益最大化,才是更好的選擇。當我們生活在一個「十年後 65% 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的世界裡,唯有真正具備高競爭力、適應力的人才能生存。而這時只有那些做自己迷戀的事情、發揮天賦的人才得以脫穎而出。

時代不一樣了,請創造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與一個開放的市場,其他的就交給學生、人才去煮出一桌前所未見的料理吧!

《關聯閱讀》
「設計」一條屬於自己的留學之路
「同學,你真有Guts」──我所看到的德國高教現場

《作品推薦》
美國大學不教、學生卻都會的事:創新的秘密
除了兄弟會的 Party All Night,美國大學社團怎麼玩?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