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發達的媒體中,除了一言九鼎的國家級媒體,還有成千上萬的社區媒體(Community Media),為在英國生活的不同社區造福。

  作為擁有多民族「老外」的國家,這裡也有老外自己的社區媒體。華人社區電臺──《倫敦華語》(www.londonhuayu.co.uk),就是一家在英國為數不多的華人普通話電臺。然而,這家2005年成立,2006年註冊為慈善機構的電臺,其創始人並不是一位中國人,而是一位澤西島(Jersey Island)人──Peter Vautier(彼得*沃特)先生。Peter十八歲離開澤西島,大學在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學習中文,之後到中國雲南地區進行了兩年扶貧工作。正是他對中國這份深厚感情,讓他成為了華人電臺的創始人和CEO。

  第一次認識Peter,是在2006年三月份和他到一個社區電臺做一期直播節目。Peter能說一口流利並且發音清楚的漢語,他看上去對人很真誠,臉上還時常會有孩子一樣的笑容。

  當時,我們的整個節目的準備並不充分,三四個人共同參與的直播節目,幾乎是一邊直播,一邊進行準備的。我不禁在想,這可並不像一個正式的電臺啊。後來才知道,所有參與直播的朋友們,大多是來自中國的學生,並且大家都是志願者。而這個直播,靠的是租用社區電臺的波段。然而,由於志願者都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和收入,所以節目在質量和數量上並沒有絕對的保證。為了能把電台辦下去,作為總負責人的Peter必須要事無巨細的親力親為,其辛苦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在我的畢業論文完成後,Peter邀請我到《倫敦華語》開始一份兼職工作,主管市場營銷。作為慈善機構,這個工作可以支付的薪水有限。但是,作為一項慈善工作,工作本身的意義遠大於工資。

  在我9月份加入《倫敦華語》的時候,正是一個志願者隊伍青黃不接的時候。以前的志願者因為寫論文或者回國而離開電臺。而新的志願者還沒有正式加入這個隊伍。由於此時志願者缺乏,節目製作停滯,網站更沒有更新,電臺處於半休眠狀態。在位於倫敦南部的一間電台辦公室裡,這時,只有我和Peter兩個人。儘管他是「臺長」,我是「市場營銷」經理,但我們的工作無所不包,從網站設計和製作、招聘志願者、籌備會議,到聯繫和會見客戶、採編節目等等。除此以外,Peter還有很多行政工作,包括購買錄音設備,佈置辦公室等等。

  經過我們三個多星期的努力,近10名志願者加入了我們的隊伍。大家根據不同的欄目進行分工,組成多個由兩三人組成的節目製作小組,並在一個月後拿出題材各異的廣播節目。

  就這樣,逐漸地,日常的節目製作成為規律,網站也可以進行經常性的更新,整個電臺形成了良性循環。經過大家的努力,《倫敦華語》的節目除了可以在網絡上收聽,還專門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Open Air電臺進行現場直播。

  儘管社區電臺在英國,尤其是倫敦並非罕見,但創辦這樣一個電臺的過程也著實艱辛。一本關於社區媒體的書中寫到,「不要以為做一家社區電臺多麼令人興奮,它可能讓你半夜起來撓頭,讓你生活一團糟糕。」這句話其實毫不誇張,我們總是會在尋求合作的過程中,遇到重重忽視和拒絕。同時,作為慈善機構的《倫敦華語》,它的全部收入都是來自其它慈善機構和政府的捐款。而資金的申請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申請速度快的可以在4週之內有結果,而慢的要等上好幾個月。如果掌握不好審核的程序和速度,社區媒體在資金上就會捉襟見肘。因此,以此作為全職的Peter,他的個人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Peter還在堅持他的《倫敦華語》的夢想。試想,一個外國人,為了在倫敦的一家中文電臺,放棄其它工作機會,並日夜都想著要把電臺做好、做大,他得跨越多少文化的差異、個人的物質需求?......這才是地地道道的理想主義者和實幹主義者啊﹗

  除了華人電臺,英國第一大外族社區,印度人,也有他們自己的精神家園。作為電臺之間的交流,我和Peter一起來到了西倫敦的Southall地區的Desi 電臺──一家印度社區電臺。從外觀來看,這就是一座坐落在街道的把角處居民用的二層樓房。如果不知道是電臺,一定會以為這只是一間普通民宅。其實,它是一家專門為在英國的印度旁遮普(Punjabis)人服務的社區媒體。

  這裡的工作人員大約都是五六十歲。除了三四個人是全職,大部分都是作為志願者在這裡工作。由於這裡的地理位置正是印度居民集中的地方,這家社區電臺把它的聽眾就定為當地居民,並且用印度語24小時廣播,節目包括新聞,人物採訪和各種娛樂節目。雖然是慈善機構,但它們長年累月製作出了高質量的節目,因此,不僅獲得了慈善捐款,還獲得了很多廣告客戶的支持,尤其是當地的印度商家。這棟二層樓裡,不同年齡段的志願者們不時進進出出,大家相互致意,氣氛總是很熱烈。參觀這天,我們還有幸品嚐了他們的工作餐──由志願者員工在電臺的廚房裡,為所有同事製作的印度飯──印度烙餅、土豆茄子、微波爐烤出來的甜蘋果。

  無論是外國人的社區媒體,還是當地居民的社區媒體,它們往往都是各種媒體中資金投入最小的。在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小投入」決定了「小產出」。從資金投入上就決定了很多社區電臺無法做大的命運,它最終要靠志願者對它的無償貢獻和其它機構的無償支持來維持和經營,一個銅板要分成好幾半花。同時,從盈利角度來看,由於社區媒體在資源、人才、品牌方面的局限性,這就最終無法讓廣告商相信,這是一個能夠帶來回報的媒體。

  但是,社區媒體的價值,尤其是老外社區媒體的價值,不是用商業價值來衡量的,而是靠社會價值來評估的。一位印度社區電臺的負責人對我說,「英國的國家級媒體只有那麼幾個,並非所有人都能進去。社區電臺除了服務社區,還能夠讓更多喜歡媒體的人從事這個行業。」 不僅如此,社區媒體是一個社區發展成熟的標誌,尤其是在像倫敦這樣的、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裡。很多從地球上其他地方來到英國的外國社區,都已經在這裡擁有了自己國家語言的報紙、電臺、雜誌和網站,這就是本國人在異國他鄉,尋找根基、互通有無、相互扶持的舞臺。

  同樣,隨著當中國人和中國社區在英國社會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力得到擴大,《倫敦華語》電臺和其他華人社區媒體,也在不斷發展之中,他們不僅是華人交流的陣地,也是華人發自內心的需要。

文章來源:光明網

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pixnet twitter gplus_1 Plur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英國打工 英國度假 英國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