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bbie H./讀者投書

「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也應該這麼做。」在赴美求學之前,周遭許多人似乎都是抱著這樣的價值觀生活著,(雖然我不太喜歡別人拿這個當理由),但也不疑有他。直到自己在留學過程之中,才領悟到人生這件事情,我們都只有一次機會,也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因此更應該了解自己的特性,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

比如說,求學階段應該是我們接觸到的第一條漫長道路:國小 6 年,國中 3 年,高中 3 年義務教育後,大學 4 年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因為台灣的教育制度,大學課程基本上都規劃在 4 年內修完,照著課修,通常 4 年就該畢業。

所以台灣也就有了「延畢」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學念了超過 4 年,卻沒有畢業。而「延畢」更常讓人有對該學生負面的聯想,不外乎像是 :「啊這個學生一定是都在玩沒在讀書」、 「他一定是被當很多科目要重修」等。

可是在美國大學,雖然也是 4 年制為主,但其實沒有規定你幾年一定得畢業,也不會有老師對你說你多久時間內得完成修課,拿到學位。因為在美國的高等教育體制下,通常你想主修什麼、副修什麼,拿什麼課都取決於你自己、自己也可以控制修課的速度。在學校,就算是同科系的同學,彼此修過的課可能只有 30% 重疊。

另外在美國,很多人是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的,因為大學的學費對當地人來說並不便宜。我就有幾個朋友讀了一學期,然後從校園消失一學期,直到再下一學期看到她又出現才知道,原來很多人的作法是工作存一學期的學費,復學修一學期的課。

又或者有些人覺得需要休息一下,選擇休學一學期,離開校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到不同地方看看。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追求目標,又怎麼能用相同的時間表去束縛呢?

順帶一提,在這裡我們申請大學是不需要先選定一個科系然後進大學的,通常很多人進大學了,但第一、二年是 undeclared,也就是還沒決定想要深讀的科系。

我很幸運,跟大部分的留學生一樣,出國留學費、生活費等,都來自家裡資助,相對的不需要花時間煩惱半工半讀。但反過來說,自己相對的也會有壓力,因為比起別人,自己更應該有時間面對課業。所以一開始,我自己規劃修課的速度必須在 4 年內完成。因為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和家人,雖然我的科系歷年平均下來大概是要花 4.3 至 5 年的時間才能畢業。

然而,到大四要選最後一個學期的課時,因為想修的課沒搶到,但我又差那一兩堂課就達修滿的畢業資格,那時我心慌地想:原本排好的 schedule 都亂了,沒拿到這兩堂課可能要再多花時間等下學期才可修,緊接著要申請後續的停留簽證等等的日期也都排得差不多......當時的我,深怕因為修課被打亂而影響到後面的計畫。

那天,我印象很深刻,我急躁地去找我系上的 advisor 談談我的拿課情形,我說明自己畢業後的計畫,強調我必須在我自己預定的時間內順利畢業,請他讓我拿到我想修的課。

聽完我的狀況,他卻馬上說:"Are you crazy?It's crazy to take 4 major courses in one term, even I cannot do that." 他覺得我瘋了才會拼命想在最後一學期把主修的課都拿完,而說實話,我自己也知道我可能會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

後來他又繼續問我:「為什麼你這麼趕,急著在這學期把課都修完?跟我說說吧。是因為家裡的壓力呢,還是父母給的壓力呢?」聽到我系上導師這麼問,當下蠻驚訝的,他說他知道很多國際學生都會有求學時間的壓力,一方面是學生簽證的期限,一方面是亞洲社會的刻板印象,所以我們求學有時效性。

他對我說:「如果是家裡給的壓力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可以跟你的父母說,連你的老師自己都辦不到在一個學期修這麼多主修的課了,沒必要在一個限定的框內趕著完成。」當時,我真的覺得有被打醒的感覺。沒錯啊!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我的學生簽證時效不是問題、家裡也沒特別給逼我得在什麼時候畢業,那我到底在趕什麼啊?

後來跟老師一起討論後,發現學校其實還有很多很棒的課程可以選擇,利用在校園多出一學期的時間,其實可以接觸更多的知識。

經過那次談話後,我領悟到學習,和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想怎麼做」,因為沒有人能真的幫你決定什麼。

或許大家對留學生有著一些刻板印象,看到的都是玩樂的部分,但看似瘋狂玩樂的背後,相對的我們也花了別人看不到的心力在學習道路上努力,壓力更不見得比留在台灣求學小。因為在這裡,沒有老師會因為你是國際學生而同情你或好說話,更沒有人該為你的求學道路負責,自己永遠是關鍵人。

我也想跟同樣在異鄉打拼的各位說,照著自己的速度來吧!既然選擇到不一樣的環境闖,想必也想跳脫舊有的框框,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後,不論快或慢,就照著自己的速度前進吧!

《關於作者》
Abbie H.在美國西岸美麗的 Oregon 讀書,有強大的愛校精神,並以此為榮。大學畢業後目前在台灣工作。覺得人就是要不斷地離開舒適圈,才會迫使自己突破,看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潛力。預計現階段工作告一個段落後,再度搬離舒適圈。喜歡跟別人不一樣,不侷限自己,覺得被說怪是對自己的一種讚美。

《關聯閱讀》
你的人生,不該有標準流程
「出走一次,就懂」──這裡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自己的雙腳和自己的路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