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 Yu/Irene 的創業日誌與其它

在歐洲這麼多年,開始寫作分享自己的故事後,總是收到不少信件詢問關於在德國念書跟工作的資訊。

關於出國深造,我能給的經驗跟回答真的有限,畢竟每個人念的科系大不相同,出路也完全不一樣。但是如果是想進網路業或科技業,想在柏林找工作,我或許可以提供以下的建議:

1. 在國外找工作,一定要國外學歷不可?

這個很難說,但如果是台灣的學歷,要在歐洲找工作確實有一定難度。尤其如果念的是商業相關,很多公司為了發展其他歐洲國家的市場,較傾向請東歐或南歐來的人,而對於中小型企業或新創公司而言,也通常不願意投入太多成本請外國人來工作。

而且即使有著歐洲或美國的高學歷,也不代表求職之路就一帆風順。還是要看你所從事的專業與過往的經歷。以商科來說,由於專業強度不大,所以如果你一路都是念商管上來的,除非曾在知名公司擔任重要職位、或是參與重大專案、甚至簽了許多客戶為公司帶來超多營收......否則國外學歷依然不是就業保證。但是有國外學歷,至少證明了兩件事:語言能力足夠,以及可以融入國外的工作環境。

當然,如果是像工程師或設計師,由於有顯著可判別的專業能力,尤其在歐洲通常專業工作人力較為缺乏,所以非歐系學校的畢業生仍然很有機會,前提就是:你能夠證明你的專業技能遠比競爭者優異。

這幾年,有不少香港人、台灣人利用打工度假的簽證來德國,他們通常不會講德文,所以多半來到英語使用率較高的柏林。在這裡,英文能力強基本上還是有機會找到工作,但是因為不諳德文和其他歐洲語文,對企業來說相對就較無開發其他市場的潛力,所以求職者對薪水的期待不要太高。

我建議,一定要一直充實自己、增強專業技能與語言能力,尤其念商管的人,光有溝通能力跟簡報能力絕對不夠,隨時要充實自己。

2. 在德國工作,一定要會講德文?

在德國柏林,英文能力絕對不可或缺,至於德文要不要學,就要看你工作內容和你應徵的職缺了。

基本上,我還是會建議要學好德文。因為我觀察,在這裡的企業待上一段時間後,是否升遷,可能有很大部分還是看你的德文能力。

試想,若你是一個以德文為母語的老闆,難道會希望你信賴的部屬完全不會講德文?

就算運氣很好,進入超級國際化的公司工作。在德國長住,各種行政、生活瑣事還是要會講德文才方便。因為不諳德文、總要別人幫忙,這點我是一定做不到的。

3. 尊重文化差異,勇敢說出想法

文化差異這件事,我還在唸書時就有很直接的親身經歷。第二個學期,我們有一堂 Company project (Connected Home),簡單來說,專案的重點就是幫助公司提供創新的想法、同時進行研究。

從 3 月份開始一直到 5 月底結案,並且於 6 月在科隆有一個會議專門發表我們的研究成果。我則有幸參與了跟一個公司合作的專案,這專案前前後後進行了共一整個學期。

我的組員有法國人、德國人跟伊朗人。法國同學非常有創業家的個性,很有創造力,也很常提出意見。伊朗同學略有年紀,已經工作了幾年,個性也較為沉穩,所以只有在比較關鍵的時刻提出建議。

至於這位德國同學,由於我們共同負責同一個部分(也就是 Entertainment 的部分)我必須更緊密的合作,但是由於我對這題目的瞭解不多,會選這題目只是因為覺得 Connected Home 很有趣,又跟科技創新相關。於是隨後我一方面怕自己不夠好會影響組員,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無法加入討論。

因為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所以我總無法堅持自己的意見。當時真的倍感壓力,也第一次感覺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德國同學絲毫沒有要幫助、或因此禮讓你的意思。「你沒念過商管的學士,所以你懂得不多,」這種態度,更在我們意見不合時表露無遺。

有一次在下了課之後的晚上,大家留下來討論時,我跟德國同學發生爭執,由於他的態度非常強硬說話非常直接,所以我在現場就哭了出來。我對於自己無法堅持自己意見,以及對方這麼直接的溝通方式,感到無法接受,又氣又急。

其他組員當時看到大概嚇到,覺得我怎麼就哭出來了,大家於是開始開起玩笑逗我開心,然後決定各自早點回家休息,下次再討論。

那次討論結束後,我很認真地思考:為什麼­在西方社會裡,不會有人怕傷及你的感情,而順從你的意見?

後來我明白,我哭了,代表我已經陷入情緒裡,也代表我此刻無法理性處理問題並且提出論點。我也明白這是對事不對人,我真正應該做的,不是讓情緒左右思考。而是應該要培養實力、強壯起來,並且勇於堅持自己的意見。

另一方面,這件事情也反映了在我心底裡面,我對自己不夠有信心,覺得自己對商業管理懂得不夠多──沒有相關學士學位,又是亞洲來的,要在強硬的西方社會求學,怎麼會不恐懼?

但是我知道我不想這樣下去,我不想每次討論意見不合都哭,所以我決定要強壯起來。3 個月,Final Presentation  前,進度已經有點落後,所以此時整個團隊包括指導教授都面臨了不少從公司來的壓力。

在最後一次討論時,我們又意見不和了,這次我很理性冷靜地跟德國同學說了我對專案的想法,以及我覺得要改進的地方。他顯然非常不贊成,但是我對他說我有理由堅持,如果他不贊同可以再討論。在前期我缺乏經驗,我大部分以他的意見為主,但是經過 3 個月後,我覺得我對這題目也瞭解不少,所以我現在想要加入我的意見。畢竟我們是團隊,我希望隔天呈現的是團隊的東西。

最後回到家,我接到同學的電話,他說他贊成我的想法,並且對於我在這 3 個月中的改變感到驚訝。

從這件事情中,我學到在國外不管工作唸書,難免都會有文化不同導致的挫折跟無力,偏偏卻又踩在人家的土地上。所以讓自己強壯起來,把所有的困難都當作挑戰。當意見理念不同時,冷靜地描述清楚自己的想法,並且要有組織有邏輯並且可以讓人信服,還有出國唸書信心很重要,當你對自己有自信時,你的同事跟同學才會覺得你是有能力處理問題的。

4. 想清楚,為什麼要來這裡找工作?

德國雖然也有很多移民,可是有很多移民即使從小在這裡長大,仍然無法融入這裡的生活。所以,想清楚到底「為什麼來這裡」這點很重要。

我相信,我如果今天去中國、新興亞洲等發展中的市場、我一定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對我來說良好的生活品質跟環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新興亞洲的生活很方便舒適,但是我認為創意、文化環境真的比不上這裡。再加上我從小叛逆,在傳統的亞洲社會,我一直都被要求不要表達太多自己的意見,讓我很受壓抑。在歐洲的生活,我可以很自由地表達我自己。

5. 訂立找工作計畫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可能真的會很挫折,但是設個時間給自己,在幾個月以內找到工作,在找工作的時間,我會建議一定要趁機學東西,不想去外面花錢就去上線上的課程。如果每天一起床就是找工作,這真的是挺讓人覺得鬱悶。所以設立好計畫、按時執行很重要。

6. 還是要多建立人脈網

不用天天去 Networking,但是如果有發現什麼活動跟你想要工作的方向相關,就去參加,到了後不要安靜站在邊邊,主動打招呼跟別人談話,尤其談話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這點很多亞洲人都會忘掉)有時候甚至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

7. 從失敗的經驗裡成長

賈柏斯在史丹佛畢業典禮上分享三個故事,引導他走向成功。我覺得對每個人都一樣:每一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不管當下看起來多麼糟糕,都引領我們走向更適合你的道路。

為了怕被迫放棄學位,我把考試內容背得滾瓜爛熟;論文不知道怎麼寫,想辦法問有經驗的人;模擬畢業口試沒過,重新檢討自己問題出在哪:是時間掌控不好?還是內容仍不夠齊全?工作找得很辛苦,每一次的面試不管有沒有錄取,我都要求公司給回餽:「如果我表現不夠好,我希望可以知道原因。」......

上述種種經驗,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我的過來人經驗,能幫祝大家在異鄉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關聯閱讀》
從「很抱歉這職位不適合妳」到「歡迎妳的加入」──歐洲求職大不易
「妳英文不好,所以講簡單的部分就好,」──在德國,氣得第一次和西方人吵架

《作品推薦》
【雙語】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就像尋找終身伴侶
創業前,必須先想清楚的5件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