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rena/讀者投書

昨天伴隨妳走著觀光客行程,才驚覺心中的對於異國的悸動與驚喜已不復存在,不再對於周遭的世事充滿好奇心,心裡掛念著晚一點要去家教,還有多少待辦事項等著被完成。

在香港的留學生活已邁入一年半,在這個東西文化的交界,自己親身感受到的衝擊遠大於實質收穫。

我總說,香港是一個適合飛黃騰達卻不適合養精蓄銳的地方。

當初高中畢業決定遠赴香港求學,無非就是希望能透過所謂「國際化」的環境,讓自己向世界更邁進一步。但是一年半下來的碰撞與摸索,才發現若心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會迷失在這個樓宇林立的花花世界而已。

像是香港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位於亞太地區的樞紐,而我們學校又號稱香港第一學府,學生們自然擁有眾多開啟通往世界大門的機會,然而直到這些機會擺在你的眼前,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更才發現選擇取捨的困難。

香港人的腳步飛快,即便是走在人來人往的校園裡,也能感受到人們的匆促,可能是在趕著前往下一堂課的路上,可能是要趕著到圖書館佔位,也或許是趕著坐上地鐵回家,或是一路到香港金融重鎮──中環去實習。

這裡的學生從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就想盡辦法參加各種各樣企業舉辦的講座,或是積極申請面試以取得實習機會,好似大家才剛進入大學,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個方向。

這麼說可能正確,也可能不。但隨著跟越來越多人聊過之後才漸漸發現,很多人是跟著選擇而選擇,真正從頭就對目標充滿信心、向前奔馳的人少之又少,簡單來說,太多的人也是「被選擇」。

香港的大學試圖仿效歐美的高等教育系統,導入全英文教學乃至於英式課綱設計,一年總共兩個學期,而每個學期的長度只有 12~15 週;與台灣的課綱相比,香港的學期長度短,每學期要修的課程也較少,但涵蓋的範圍較廣、較深,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自主深入學習有興趣的課題,乃至將時間分配到其他課外活動中。

在這看似自由的學術環境,卻因為香港的經濟結構,限縮了未來的可能,在熙來攘往的校園裡,其實很多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

在這樣的環境裡,彷彿社會上只有一套標準來衡量成功:大學時就讀商學院、金融相關科系,畢業後進入顧問公司、投資銀行,而為了達到這個成功標準,大學時期就有一套 SOP 帶領你通往成功:課業成績維持在高標準、擔任社團幹部、參加跨國公司人才培育計畫、暑假前積極申請實習......進而一步一步填滿個人簡歷。

大學儼然成了一個大型的職場訓練所。

相較於台灣,時不時看到感嘆業界與學界脫軌的新聞形成偌大的對比,彰顯出學術與技職的拉扯。

然而,若回歸高等教育的本質,其實更能深刻的感受到,香港大學是一間寶庫,各個學院中盡充滿著學經歷顯著的師資,隨意踏入一堂社會科學院或者文學院的課,準是春風化雨。無論是社會議題、哲學概念、乃至與五花八門的語言總能找到精通之教授,更不用說時不時總能邀請到諾貝爾獎得主來學校演講,豐沛的學術資源源源不絕。

但隨著科技的迅速演進與變遷,大學教育也逐漸轉移了重心,在學界與業界有更多連結的同時,卻也慢慢流失追求知識的純粹。更重要的是,當大學也開始承襲社會上主流的唯一一套成功標準,校園內的多元化發展被壓抑,個人化的選擇難以實踐。「走自己的路」在這個資源豐沛的寶庫內,竟成為很大的挑戰。

有人跟我說,跟隨主流價值是一種選擇,也許看起來世俗,卻是最實際的一種選擇。我無法全心全意地苟同,卻又無法反駁,一方面希望自己走上一條和別人截然不同的路,另一方面擔心與眾不同最終會成為一種負擔。

所以我還在學著怎麼過生活。

聽起來再基本不過,卻是堆疊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之上。我們都曾被教導要忠於自己的心,追求自己的興趣,但是當選擇權真正被交到自己的手上之後,才發現有太多的考量會稀釋掉熱情,理想很容易被現實犧牲。

我還在學著怎麼做自己,怎麼誠實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怎麼將時間分配給興趣的時候不感到良心不安,怎麼在與匆忙的人們擦肩而過時,不感到焦慮,腳步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的地前進。

《關於作者》
Serena,總是驕傲的說自己來自台灣。目前就讀香港大學大二。當初懷著 「拓展國際視野夢」來到香港讀大學,歷經了一年半的跌跌撞撞,想用文字將笑淚交織的香港留學生活分享給更多人。旅行、閱讀、音樂,本質上其實一樣的他們,是我最享受的時光。

《關聯閱讀》
香港大經濟 vs 台灣小確幸,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茫然與理想的交集──一位大學生的流浪獨白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