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au Banana/讀者投書

去年來到德國生活,也深刻體驗了不同的文化。說真的,相比起來,我們在亞洲/台灣都算是快節奏,德國卻是慢生活。真要慢下來,還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適應。在台灣,我們一天可做好多事,德國一天做好一件大事就好;在台灣,會英文用不著說;在德國,會英文不見得好說。在台灣,生活一切便利,24 小時 7-11 什麼都可搞定;在德國,有便利商店但可不包生活大小事。在台灣,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在德國,還真的是有時候什麼都沒有。

想想自己也在上海異鄉工作過,從來沒有不適應,怎麼來到德國,真有了「生活不適應症」,後來才覺察到,原來自己一直用在上海、台北的想法或做法,套在德國生活,當然很難適用。關鍵是要「放下」:放下自己過去的既定思想,歸零重頭感受歐洲式生活、與學習德國在地文化,生活才會真的漸入佳境。

當我決定放下一切既定成見與習慣,真實了解德國人是怎麼想的以後,內心也比較平衡與能夠接受,事情也開始變得比較輕鬆了!在這分享一些個人經歷到的兩地文化思想差異,以及南轅北轍的生活觀點。

德國禮儀:請記得說「哈囉」,也要記得說「再見」!

一開始在德國生活時,第一件衝擊我的事情就是:德國人怎麼很冷漠,好像沒什麼禮貌?

我去逛家裡附近的小店,回家後等先生下班,他看我喪氣的臉,問起:「你今天怎麼了?」我說:「今天去逛了很多店,但大家似乎都不是很友善!」

他聽了馬上笑笑問我:「你有先跟人家說"Hallo"(德文的哈囉)嗎?」

「沒有!」

「難怪了,我們這裡,進到店裡的人,或朋友聚會後來者,要先對屋內或店裏的人打招呼表示善意喔。」

我頓時恍然大悟:「哇!我們都是等著店員有禮的對客人先說:歡迎光臨耶!」

「那你再試試看,下次你先說哈囉,看會如何?」

過了兩天,我再度前往家附近的幾家店,我進店後我先開口說了: 「哈囉!」結果店員們很快的都對我微笑回應 Hallo 或是 Guten Tag(今天好!)

在德國主動說哈囉,像是打開微笑開關似的,第二次就完全體驗到不同的逛店經驗,之後離開店家,就算顧客沒有買東西也沒關係,要自己主動對店員說:「 Tschüss !(德文再見的輕鬆說法)」

對於街坊鄰居也是一樣,一聲"Hallo"簡單的問候,常能開啟更多微笑的互動。

在超市結帳也是同樣的道理,是「顧客」先對收銀員說"Hallo",結帳完成後顧客也會很有禮貌的說"Danke Schön!"(德文的感謝)最後要離開收銀員大多都會對你說"Schönen Tag"(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從這樣的禮儀概念,也可以看出,在德國的服務人員,姿態不會低人一等。當顧客好好的跟店家或店員問候時,店員也自然對應非常禮貌的服務。在德國,買賣雙方是相對比較平等的關係,這是很好的良性互動。

當然,也有很多德國店員看到客人時會親切主動的打招呼,但若你剛好下次進店裡,看到德國人沒有主動打招呼,別急著誤會德國人不友善、不禮貌或不苟言笑,只要你願意主動微笑打聲招呼,相信你會收到微笑與溫暖的回應的。

德國假日:假日休息第一,人人平等享受家庭日生活

來到商店平日大部分六七點關,假日還不開張的德國,對於我們一直以來享受著「全年無休,24 小時的便利」的消費者來說,肯定一開始是不太習慣的,我一開始就常說:「這個週日來去百貨公司、書店、或 IKEA 逛逛吧,」先生卻笑著兩手攤開,說沒有店開。

現代德國人很重視假日的休息權利。(話說其實當年德國人因為戰後重建,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不眠不休也不為過)。但當現在有了週休的生活,每天認真上班的德國人,假日就真的會好好休息了。多數商店通常週日是絕對不開店的,有些則會在週末營業半天或一天。

一開始覺得不方便,但後來卻慢慢覺得這樣也很好。多數德國人非常重視家庭生活、週日絕對是「家庭日」,要跟家人在一起。而熱愛大自然的德國人,這時候的活動也多以戶外活動為主:全家人騎車、和家人或朋友野餐、到湖邊公園散心等。

德國的連假如聖誕節或新年期間,也會有幾天沒有商家營業,商家不會因為要多賺錢而開店。德國人想法是:「大家都要一起過節。」

當然,週日百貨、商店營業問題,曾被提出討論,最終德國通過法條,限定商家一年只能有四個週日可以開店營業,通常是在像是聖誕節這樣的大連假節慶,則可以在週日多一天營業。可見,德國還是傾向透過法律,保障雇員的休閒生活。至於若是老闆需要假日請員工加班,員工則可以依個人意願決定參與加班與否。

德國工作:「安靜」的環境、「冷靜」的思考、「平靜」的溝通

在歐洲,許多人都說越北方的人越「冷靜」,越南方的人越「熱情」,就好比義大利大叔挺著大肚,說話手不斷高舉手勢直接在街頭像大聲公一樣。地理位置相對偏北的德國,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安靜」,即使連傳統市集,人人排隊整齊,安安靜靜的等店家一對一的服務,朋友來德國玩,看到大排長龍,以為是好吃的名店,我說:「那是因為他們要慢慢的、好好的服務,跟我們的大排長龍特性不同的,」 而朋友帶著「亞洲版」的急性子去店家買東西,還催促店家快速結帳,這時候,急性子說話態度可能會嚇到店員,再來店員是不會理會的。

德國人有自己服務的節奏,不會因為別人的催促而改變或打亂。下次來德國的朋友,你可以觀察即使大家排隊井然有序外,也很安靜,不會大呼小叫、大聲聊天、或催促服務人員,在德國學習到的是:「慢下來」然後「安靜」地排隊。 

德國的辦公環境更是安靜,因為去年需要辦理結婚申請與依親簽證。入住德國等事宜,需要前往各辦公室:移民局,德國臺北辦事處,結婚辦公室,戶政事務所,財政部門等單位,每個地方跑了很多趟,在現場,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排隊等候的人井然有序,或坐或站,但你會知道哪一位排在前面哪一位在後面。為何可以保持這樣的秩序呢?趕時間的人怎麼辦?情緒激動的人怎麼辦?

原來,德國公家機關有規定:第一,全場與上班時間禁用手機對話,服務人員和等候的人都是,在辦公環境不能大聲談論自己的私事 。第二:趕時間的,請自我安排時間,也可以一早七或八點單位開門時就來排隊。第三:情緒激動的,他們不會因為這樣優先處理,潛規則是你要對作業的人有禮,讓他們專心安靜辦事,才是真的好辦事,至今連先生都沒見過德國人在辦公環境大呼小叫的人。

另外德國人很喜歡「冷靜思考」,這也是為什麼辦公環境要安靜,因為安靜才能專注,上班時間除了禁手機外,也不能上網聊天購物,台灣很多公司同事們,會不會光想到白天無法團購這點就瘋了呢?

德國公家機關公文往返眾多,處理繁瑣冗長,常常被批評。我一開始也曾感覺文件過多也過於繁瑣,讓人不耐煩,但後來卻慢慢體會到,「文件化」,反而是幫助作業人員將步驟簡化、避免日後爭端與爭議的一環。申辦這麼多文件的過程中,承辦員會一條條確認我們是否了解文件含義。我這才發現這些乍看繁瑣的文件,其實是經過一系列思考的過程與系統簡化的作業。

大家多半都有個印象:「德國人是嚴謹的」 。我認為正確來說應該是:德國人想法其實很直接也簡單,習慣先慢慢思考什麼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思考後再行動,才是最有效最快的步驟與做法。

《關於作者》
Frau Banana 台中香蕉太太
2015 年第一季前, 是個近 20 年爆肝工作的廣告行銷人, 在人生過了一朵花的年紀後以驚人式閃婚開啓人生新的篇章,快速閃辭在上海的工作,放下一切提著兩卡皮箱到德國結婚生活,人生下半場轉場當起了家庭主婦,從快轉到慢速的生活形態,文化差異的生活態度轉變,全德文的新語言溝通環境,德國在地化的生活模式啟動中,新開立部落格與臉書粉絲團「Frau Banana und Herr Berliner 台中香蕉太太&柏林啤酒先生」分享德國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也不忘分享德國版的琴棋書畫。
部落格臉書專頁

《關聯閱讀》
理性平靜樸實,是因為面對生命的態度──德國人和你想得不一樣(下)
德國人做事,「效率超高」?
「有話不直說,我們很難理解你的想法」──吳岳錚:德國交換生活教我的事

《作品推薦》
德國教育VS.台灣教育──「讓他自己學飛」與「千萬不可以!」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eeuc888 的頭像
    ieeuc888

    留學家.世界地圖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