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出國前並沒有對留學的意義有過認真的考慮,有的孩子是因為成績不好而想通過留學逃避指考,有的孩子是因為受到同學的影響而選擇留學,而有的孩子則是在家長的鼓勵下「被留學」。

近些年來出現心理障礙的留學生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象。隨著暑期的來臨,新一輪的留學熱浪撲面而來,在留學這一巨大光環背後,年輕的學子們,焦灼的父母們又將如何面對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留學負現象」呢?

■把孩子送到國外就是把「責任」送到了國外?

小周(化名)可以算是「富二代」,他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大學畢業後父親為他選擇了去紐西蘭深造。父親對兒子寄予厚望,但沒想到在新西蘭除了第一年成績還可以,之後的幾年,成績節節敗退,最後甚至到了第五年都無法讀完碩士研究生。不但學習一落千丈,小周還變得特別不合群,因為太敏感,有時候在別人眼裡還顯得「古怪」。沒有拿到碩士學位只能回國的小周,回家後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由於作息習慣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周總是不願融入周圍的環境,甚至會對周圍人產生敵對情緒,找工作總是不順利,現在發展到只要一見面試官,就會變得退縮和不肯面對,後來乾脆就是不肯出去找工作,直言「這裡的環境已經不適合我」。小周的父親對孩子失望透頂,在朋友的提醒下想到向心理醫生諮詢。

在心理諮詢門診,小周父親不是唯一為此苦惱的家長。「有心理問題的留學生通常表現為焦慮、抑鬱或是酒精和藥物濫用。這一現象的多發人群介於18-24歲之間,通常以『官二代』和『富二代』居多。他們易怒、不注重規矩禮貌、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人際交往障礙,更有甚者會做出一些反社會的行為。 」良好的家庭環境,優越的經濟背景,正是這兩方沃土共同造成了留學生群體國外生活或是歸國生活的種種不適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反思的第一個人,是家長。

醫生對這個群體有過認真的分析,然後發現家長在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時,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如睡眠不佳,和父母關係緊張,與社會不良青年交往等等,在這些迷亂人眼的表像之下反而不能深入地去發現這些表像之下暗藏的規律,比如家庭模式和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合理,孩子的受教育經歷以及孩子在成長期缺失的一些重要東西都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其實,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以及孩子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模仿,乃至在孩子成長期一些重要人士對其進行的點撥,這些都將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石。

奇怪的是,往往就是留學生這個群體才會面臨這樣的尷尬一幕——他們擁有幾乎最好的物質基礎,卻難以從家庭中得到他們想要的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雙料支持」,父母們常常騰不出時間來陪同孩子旅遊、學習,或是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當父母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問題,又不能積極地從自身著手找出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把沒有完全獨立的孩子送到國外,讓他們獨自應對陌生的另一個國度,這樣的孩子面臨著種族、宗教以及文化視角改變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往往容易變得情感淡漠;他們在待人接物上缺乏熱情,不能恰當地與別人進行眼神或是情感的交流,而且由於長期缺少父母和親人的陪伴,他們容易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要幫助年輕的留學生們遠離心理困擾,最重要的是要改變父母——孩子在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有時候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所引發的,很可能是與整個家庭系統有關聯。

■「富二代」的家庭關係出了什麼問題?

在心理醫生看來,小周這一類孩子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很少,一旦孩子出現問題,父母不能給予及時並充分的理解,孩子自身又堅信自己沒有問題,不願意接受專業人士的幫助,甚至還會和父母對著幹。這些孩子往往會有強迫的表現,這種表現體現為對未來的擔心和焦慮,但是在表面上,他們往往又有一種「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優越感,所以在表面上,他們往往體現出一種無所謂的神氣和若無其事的態度;久而久之,這類孩子就磨練成了強大的外表,但其內心卻往往又是脆弱的。他們易受傷,易敏感,外界的極微小的資訊都有可能被他們解讀為否定自己的暗示。他們對任何事情的解讀都是極端的,非黑即白——這在專業上被稱為是偏執型人格障礙,這種人的心理狀況如果想得到改善,必須是要在他的生命裡有一個重要人物出現,這樣一個人可以讓他形成新的依戀,並不斷對他進行正確的指引和引導。這樣一個人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能對他的心理缺失進行修通。但這樣一種心理狀況的恢復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完成,而且不具有持久性。

醫師告訴記者,偏執型人格障礙人群往往是自以為是的,他們通常都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同時,他們又不斷地遭受著外界的批評和否定,他們身上的這種衝突矛盾性決定了他們自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並且無法向前走,「如果他們能夠及時得到心理干預和心理幫助,雖然治療困難,但一旦有了積極的介入,這種現狀還是有可能改變的。 」最可怕的往往是那種不願意面對改變的人,他們對周圍的人、事、物往往存在著仇視心理,這種人一般都比較悲觀。

雖然沒有做過精確的統計,但是有心理專家做過估測——在青少年留學生群體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是佔據了一定比例的。也有心理專家認為,留學只是生存模式的改變,這種轉變所能帶來的變化完全是由家庭關係和家庭教養模式等決定的,「如果家庭的教養模式不發生根本的改變,以為只要送到國外就能改變不成功的局面,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 嚴春霞 褚馨)

文章來源:鳳凰網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