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報導清大畢業生到澳洲打工度假當屠夫、做台勞,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指出,職業沒有高低,畢業生去澳洲當屠夫,不要看輕(downgrade),不同體驗都是人生的經驗。但如果打工度假只是為了賺錢,就十分可惜,希望年輕人是利用機會拓展視野。

至於清大畢業生出國當屠夫是否顯示台灣的學以致用有落差,甚至台灣工作機會少、工資太低?蔣偉寧說,如果只是個案,跟學以致用落差沒有太大關係,但大家對工資及工作機會感到焦慮,教育部會省思並檢討改進。

蔣偉寧說,教育部正進行人才培育計畫,希望縮短學校所學和企業所需的落差,但即使如此,薪資不太可能馬上就三級跳。

蔣偉寧指出,學生畢業後有任何選擇,他都尊重與祝福,台灣很多年輕人喜歡出國壯遊,若能擴展視野、增加人生經驗,這是好事。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則認為雜誌報導的只是個案,「清大畢業生在台灣找工作並不困難。」陳德華說,年輕人去澳洲當屠夫可能是想冒險,嘗試不同的工作,外界不必解讀成「當台勞」,他說「台灣沒那麼慘」。

陳德華說,過去台灣經濟起飛,和人民的冒險精神有關,年輕人願意多摸索、嘗試,絕對是好事。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移動已是趨勢,年輕人願意到澳洲,表示對自己的英語能力有一定把握,希望社會正面解讀。

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表示,這名學生還不能確定是否為清大生,從統計數字來看,清大學生在景氣低迷時,平均每人可有一個就業機會,景氣好時,高達三個。

葉銘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規畫,這位學生若是清大生,校方也會給予祝福,不過為了快速賺錢、累積人生第一桶金,放棄所學專業,他認為是浪費國家資源。



文章來源:聯合新聞網

歡迎到,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png facebook.png youtube.png favicon[8].png twitter.png IconPlurk.gif icon_weibo.gif

arrow
arrow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