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陳智華、 張錦弘/專題報導】

學者表示,學生英文說得再好,沒有國際觀,還是沒有國際競爭力。

大學推動國際化,不應簡化成提升學生英文能力、增加外籍師生。多位學者認為,英文只是溝通工具,國際化更重要的內涵,是要透過外語來認識各國文化、關心國際時事;連遊學都要父母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媽寶」學生,英文說得再好,依然沒有國際競爭力。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台灣人有錯誤觀念,以為大學全英語授課,就能培養學生國際觀,但學生英文好,國際大事可能一問三不知;大家也常以為,觀光景點、餐廳菜單全用英文,就能吸引外國觀光客,其實吸引他們的,應該是景點、美食,而非「全英語」環境。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趙光安也有同樣看法。他說,學外語,不只要和外國人溝通,更應透過外語,了解異國生活與文化,擴展人文與社會的交流。

趙光安認為,國際化應從各行各業的專業需求出發,也就是「全球在地化」,例如導遊,不只要精通外語,對本地的史地、文化典故也要熟悉;餐飲業對國際禮儀也不能不知。

陳超明觀察發現,很多大學生出國當交換生或當國際志工,父母也想跟著去照顧,「無法切斷與父母的臍帶,就無法跨出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步。」

台大外文系教授、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廖咸浩也提醒,外語不只有英文,若以為看BBC、CNN新聞就有國際視野,「其實只被某種語言給制約了。」透過更多語言,接觸更多文化,才能建構更全面的世界觀。

陳超明舉例,歐盟國家的語言政策採「一加二」,即學生除了母語,還要多學兩種語言,從小培養多元文化的思維與視野。

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說,談國際化,「會不會英文是小事。」學生有國際視野、對世界大事的來龍去脈了解更重要,國內學生對台灣以外的事都不了解,很令人憂心。

台大前校長陳維昭說,國際化更重要的是,學術水準夠頂尖,例如日本學者英文程度可能比台灣差,但學術水準高,僅有大學畢業的島津製作所工程師田中耕一獲諾貝爾化學獎,即是好例;因此吸引很多外國人甘願學日文,到日本求學、做研究。 

全文網址: udn文教職考

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

rss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pixnet twitter gplus_1 Plurk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eeuc888 的頭像
    ieeuc888

    留學家.世界地圖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