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現今社會中日趨高漲的平等意識,民眾在教育、工作以及其它面向的權益是否有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也逐漸受到更密切的檢視。在此一氛圍中,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於十月底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發表了一篇文章《The Conservatives have become the party of equality》,也引發相當的關注。卡麥隆指出,雖然英國社會表面上沒有明顯的歧視,但歧視仍然以較難察覺的方式存在於現今的社會中。

 

卡麥隆在文章中提到,根據研究顯示,約有55%的白人申請學生拿到英國頂尖大學的入學許可,而此黑人申請學生中只有23%成功拿到入學許可,這兩個數字中有著明顯的差距存在。而這個差距,有可能是「無意識偏見」(unconscious bias)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卡麥隆提議自2017年開始,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 Service,簡稱UCAS)將全面採用匿名的作業方式,來審核申請者的大學入學申請。在這項變革後,各大學的審核者將無法在申請資料上得知申請者的姓名,申請者的姓名將一律以代碼來取代,如此一來,各大學的審核者便不會受到申請者的種族或宗教信仰不同,而影響他們做出是否頒發入學許可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無意識偏見」可能造成的影響力將能減輕至最低,弱勢族群的申請者也能有較公平的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除了大學申請方式的改變外,卡麥隆在該文章中也提到,工作環境中性別的不平等對待,包括因為性別差異而影響的工作申請、升遷、以及所得薪資的結果。卡麥隆提到,公務單位、國民保健署(NHS)、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公司如BBC、HSBC、Deloitte、KPMG、Virgin Money等等,已經開始強調性別平等在職場中的重要性,也將陸續針對現有的公司策略及程序做出進一步的改良。

 

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的執行長Mary Curnock Cook表示,UCAS一向關心少數族群,也透過各項措施來減低申請過程中的不公平可能性。根據UCAS先前的統計資料,自2006年開始,英國的弱勢族群申請者比例已經有明顯的成長,從2006年的20.9%增加至2014年的34.3%,成長的幅度高達64個百分比。英國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UK)校長團體的主席,同時也是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校長Julia Goodfellow表示,所有申請學生不論種族,都應該有公平的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她進一步指出,在過去五年來,弱勢族群學生的入學率已經成長了18個百分點,有良好的提升,但現今制度中仍然有可以改善的部份,而英國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UK)會努力確保改良後的入學申請系統會是公平且運作良好的。


弱勢族群的學生不僅是英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對英國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環境,都帶來不一樣文化思維。英國首相卡麥隆的發言,不僅指出了英國教育需要改善的地方,也點出了政府未來在不同面向所要面臨的挑戰。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