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常會在錢包裡放多少現金?你買東西怎麼付錢?能刷卡就刷卡?還是小錢付現大錢刷卡?你有注意過嗎?買東西付錢,每個國家的民情很不一樣。有的喜歡付現,有的一塊錢也刷卡。
德國人買東西特別愛付現,討厭使用信用卡或其他非現金交易,這樣的行為模式,其實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動盪不安、多災多難的貨幣史有關。
付現還是刷卡
隨著科技進步,付款制度日新月異,銀行、科技巨擘以及Square這類電子現金支付系統搶著要當未來支付系統的老大。不過德國消費者似乎非常滿意過去的付費制度,因為德國仍是地球上最密集使用現金的先進經濟體之一。
根據美國聯準會最近發布的報告,平均來說,德國人錢包裡塞的現金價值約123美元(約新台幣3802元),幾乎是澳洲、美國、法國和荷蘭人的2倍。德國約80% 交易透過現金完成,而在美國只有不到50%交易是現金交易。在德國,就算是大型交易,現金交易也占壓倒性數量。
沒有人清楚為什麼德國人這麼偏愛使用現金,不過歐盟央行歐銀(ECB)的調查,可以提供一些線索。你也許認為,信用卡公司每個月用電子帳單替你記帳,比較能夠讓你對於自己的消費習性和消費分配一目暸然,但是歐銀的調查卻顯示,德國民眾的想法剛好相反。
德國受訪者表示,用現金較能輕鬆地追蹤自己金錢的流向。
控制開支及隱私 現金付費的好處
研究這個現象的歐洲央行分析師說:「瞥一眼某人的口袋,就可以知道大概花了多少錢,以及剩餘預算有多少。如果現金占支出大量比例,這項訊號的品質也會很高,我們推測對某些消費者來說,這個訊號很有價值,所以他們選擇使用現金。」
調查結果也發現,德國人喜歡使用現金的匿名性,符合德國人重視隱私的觀念。
他們對貨幣的態度當然也得歸因於德國混亂的貨幣史。威瑪共和時代,超通膨在1923年達到高峰,物價漲了1兆倍左右,肇因於德國必須用貶值的馬克支付戰爭賠償金。
超通膨的結果是,1條麵包要價4280億馬克,1公斤奶油要價6兆馬克。上午過一半時,雇主會暫停工作,大捆大捆地發紙鈔給勞工,有些勞工甚至會拿洗衣籃裝錢。勞工獲得1小時休息時間,必須利用這時候到處跑腿,盡可能在紙鈔貶值前多買一些東西,之後再以物易物。當然大家也會把毫無價值的紙鈔拿來做各種蠢事,例如貼起來當壁紙,丟進火爐或當風箏。
這不是德國貨幣在20世紀最近1次狂貶。二戰過後,德國馬克再次失控。希特勒主要透過印鈔來支付戰費,透過獨特的法西斯主義政策(嚴格控制物價)及暴力威脅來對抗通貨膨脹。
戰後占領期間,盟軍有效控制薪資、物價及配給,但愈來愈多經濟活動流向黑市,駐德美軍可以在基地輕易買到的駱駝牌(Camels)和切斯特菲爾德(Chesterfields)香菸、尼龍長襪和帕克筆(Parker)成為事實上的貨幣。
1948年6月20日的貨幣改革中,民眾被迫以超過10:1的匯率把現金換成新的德國馬克,也讓德國人損失慘痛,等於1個人超過90%的存款人間蒸發。
不過新貨幣有助於讓囤積的貨物重回商店貨架,平息黑市的衰弱效應。外界廣泛認為這次貨幣改革是痛苦但必要的一步,好讓戰後德國經濟復甦啟動。於是新德國馬克先是讓西德人民引以為傲,兩德統一後東德人民也為新德國馬克感到自豪。(西德政府慷慨祭出1:1匯率,讓東德人民用毫無價值的東德馬克無痛兌換新幣。)也因此,德國2002年改用歐元,讓部分民眾感到驚慌。
那麼這段歷史與德國人偏愛付現有什麼關聯?
德國人高唱我愛現鈔 骨子裡是怕負債
一種說法是,民眾對超通膨記憶猶新。在經歷過銀行業危機的國家,民眾通常特別喜歡囤積現金(雖然通常是美元這類外國貨幣),較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聯準會經濟學家發現,在經歷過令人痛不欲生嚴重通膨的國家,至少一代人的時間內對美元的需求增加。而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近代歷經貨幣不穩、金融危機的國家,民眾也重度使用現金。
不過重點不是德國人熱愛現金,而是他們痛恨負債,原因也正是這段過去。
德國的消費者負債程度一直很低,而德國人對貸款債務的反感,也造成德國住房自有率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到前幾低。2011年只有33%德國人擁有信用卡,而且持卡民眾多數都不用卡。2013年,在德國只有18%交易是透過信用卡,相較於法國有50%、英國有59%。
德國對現金的愛好,似乎正是痛恨負債的反面,而痛恨負債可說是對未來深層疑懼的指標。對未來的擔憂,正是根植於過去。換句話說,德國人熱愛使用現金,反映出上個世紀大多時間德國的金融困境,不是處在災難邊緣、災難中間,就是掙扎著要從災難中復原,這樣的創傷讓德國人忘不掉超通膨留下的苦難。
文章轉自:天下雜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