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特別容易想家。和朋友聊起倫敦好吃的台灣食物,友人提起幾間台灣人開的餐聽,語帶惋惜、悠悠地說:「我認識與聽說很多學歷很好的台灣留學生,畢業後沒有回台灣,現在留在英國開餐廳。」
出國前,師長父母的勸勉鼓勵大約不會超出那幾句:出去看看世界、開開眼界,見聞多了,選項也會跟著變多;去體驗國外的教育方式,讓自己的思考受點訓練。許多留學生拿著龐大的資源(無論是經濟面或者自身的資質面)到海外,卻有著不敢說出的秘密:有的時候世界很大,卻反而覺得自己變得比較不自由。
我們的頭腦都知道,這已經是「行行出狀元」的時代了,但是心中自動衡量投資報酬平衡的思維中,拿著國外閃亮的學歷,應該也要兌換到一個也很「閃亮」的工作,不然太浪費與可惜了,甚至是「太不知道感恩了」。
我們投入海外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但仍然背負著江東父老的期待,我們最深最黑暗的恐懼,是聽到親友說出:「你想做 XXX,當初就不必出國讀書了」,甚至是旁人口中的「浪費資源」。我這位語帶惋惜的朋友年紀二十五六歲,無論這番話是他自己的觀念,或者受到身旁長輩影響的結果,都已經蔓延在部分留學生的心中。
許多周遭的人說的「讓選項變多」,真正的含義是:當一切選項都呈現時,當然要選擇最好的;而所謂的「好」,就是那些符合社會期待的。
換句來說,留學生在文化、自我、經濟物質上都付出昂貴的代價,最終的選擇標準應該要與付出的成本一同提高,有絕對的優勢若還選擇「平凡」的選項,簡直如背叛一般不可理喻。然而,即使用國外學歷兌換人人稱羨的經歷,若非以自己的喜愛與判斷所選,背後的思維與動機可能反而更狹隘;視線開了,心卻沒有。某種程度而言,我們不僅應該要勇於選擇那更有挑戰的選項,更要勇於挑戰他人與自己對成功與平凡的定義。
事實上,有的時候出國讀書或不出國讀書,雖然是很不同的經驗,從生命的宏觀整體衡量起來,可能沒有太大的差異;有的留學生因著課業壓力、孤獨、個性、文化隔閡或者心裡壓力等種種原因,生活過得比在台灣時還封閉,也有許多留在台灣的學生活躍又多彩,也因著身處或接近台灣的學界業界等優勢,很順利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最終,造成關鍵影響與差異的都不是我們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運用與發揮那些經歷。
所謂生命格局的開闊應該是更全面的轉變,而生命弔詭的事情之一,是選項多了不僅沒使人變得比較快樂,籠罩在狹隘的價值判斷下,很可能也沒有讓人比較自由。無論人生經歷,我們終究得獨自為了自己、或自己被他人影響而做出的決定負責。
這世界已經有太多高學歷的律師、醫師一輩子不快樂甚至遺憾;也有很多人繞了世界一圈,享盡資源與閱歷,最後在看似微小的事物上努力構築屬於自己的獨特快樂與珍貴價值。我們都不知道經歷的一切最後將如何回饋到生命中。若你擁有高學歷與令人稱羨的經歷,一路循規蹈矩,心裡也真實感受幸福踏實,恭喜你走到哪都被歸到「人生勝利組」。但是在高舉大家都認可的成就指標之餘,或許我們也應該虛心認識這「行行出狀元」的時代,別急著對他人惋惜或對自我焦慮,學習辨識那些也許不習慣,但同等值得肯定的路途選擇。
畢竟,如果出國不僅讓人見識了世界,還發現了自我,報酬不就已經遠超過預期了嗎?
《作品推薦》
從對倫敦地鐵的觀察,重新思考低頭族
向西方取經,不是遺忘自己的藉口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