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澳大利亞19世紀中葉的淘金熱,迎來大批中國移民。從事餐館工作的中國移民,為了適應當地人的用語習慣,發明許多與眾不同的中國菜單。

「長湯」及「短湯」的區別

《南華早報》報導,19世紀在墨爾本出現的唐人街(Chinatown,亦譯為中國城),澳大利亞政府稱這是西方國家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城。

早期澳大利亞(亦稱澳洲)的中國移民多數在歐洲餐館工作,而澳大利亞出現中國餐館的最早歷史文件記錄,見於澳大利亞1888年版的報紙The Australasian,當時報導二道中國菜:「長湯」(Long Soup)及「短湯」(Short Soup)。

墨爾本廚師和美食作家東尼.唐(Tony Tan)說,直到1970年代,中國餐館菜單上仍可見到「長湯」及「短湯」的中國菜,這2個讓現代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中國菜,其實前者指的是湯麵,後者係指餛飩湯。

語言研究專家朱莉婭.羅賓遜(Julia Robinson)去年撰文表示:「這是澳大利亞英語常見的二元對照(Binary Pair),短湯之所以如此命名,並不是為了說明它的內容物,只是要與長湯有所區分而已,意指它不是長湯。」

「Dim Sim」是「Dim Sum」?

在長湯、短湯之後,澳大利亞中國餐出現另一個與眾不同的菜單:Dim Sim。其實它就是「點心」,取名「Dim Sim」,只是為了不要與粵式點心「Dim Sum」混淆。澳大利亞人的特有發音,有時聽起來像是「dimmies」。

「點心」為澳大利亞炸魚薯條店(Fish-and-Chip Shop)的主食,通常是一個拳頭大小,看起來像燒賣,用麵糰內包剁碎的豬肉或其它肉類煎炸而成,有時是蒸熟而食。

 

看起來像是大餃子的「點心」,據說是1945年墨爾本中國城餐館老闆陳為永(Chen Wingyoung,音譯),為了讓燒賣大量生產供應大眾而想出來的點子。

中國春捲的小兄弟「Chiko Roll」

炸魚薯條店另一個主食是澳式「春捲」(Chiko Roll),是像巧克力棒大小的麵糰炸食,相傳發明者馬克安諾(Francis McEncroe)是在看足球賽吃著中國春捲時來的靈感。

馬克安諾發現春捲實在太方便了,可以一手在握,還可一邊做其它事。但炸春捲的皮過於酥脆,因此他做了一些改良,讓外皮堅固一些。

原本馬克安諾將他的新點子稱為「雞肉捲」(Chicken Roll,其實沒有雞肉),後來演變成Chiko Roll。

美食作家唐先生表示,雖然這些中國菜仍然是受歡迎的小吃,但為了迎合澳大利亞中國人對海鮮的偏愛,越來越多的中國餐館供應澳大利亞知名的海鮮食物,如肺魚、海參、龍蝦和螯蝦等,部分高檔的中國餐館還供應異國特色的食物,如鱷魚、鹿肉、鴯鶓、小袋鼠尾巴等。

文章轉自:大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eeuc888 的頭像
    ieeuc888

    留學家.世界地圖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