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冬令營、夏令營,花費不菲的十幾天遊學之旅,到底能給人生觀、生活態度以及個人的成長帶來多大的轉變?尤其是面對一個無法考核、量化和計算分數的旅途,這是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關心的問題。
「這種改變不是說曬黑了,變瘦了,關鍵是人生觀的改變。旅行除了看到未見過的世界外,更重要的是在心中產生化學反應。」
每次離開酒店都有學生落下東西
改變:在教訓中成長,不犯同樣錯誤
沒有家長同行的遊學之行,什麼事情都得靠自己,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學生是個考驗。參加這麼多天的長途跋涉,學生的毛病會很容易暴露。
比如,旅途的第一天,需要6點鐘就出發,有兩個學生遲到半個小時。帶隊的老師馬上給大家上了第一課。「假如你們一個人遲到10分鐘,那麼 就會浪費其他46位成員共460分鐘,相當於七八個小時!誰能賠得起?」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是讓他們學會算賬。這一頭炮的警省打得很響,第二天起,再也沒有一個學生遲到了。甚至有學生知道自己起床手腳慢,為了怕耽誤別人的旅程,連早餐都不吃了,餓著肚子獲得了一次教訓。
12天的考察,輾轉多個地方。每次離開酒店都有學生落下東西。有個小女生把相機和手機留在澳大利亞的酒店了,雖然找到了,但自己已經飛到了紐西蘭,唯有付高額的快遞費,把物品跨國送回家裡﹔有個小男生把手機忘在飛機上,父母聯繫不到,心急如焚。
學生丟東西是旅行的必經階段,要他們丟到心痛了才學會珍惜財產。記者發現,學生們都在教訓中成長,再沒有一個人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不是這樣的長時間獨立旅遊,這些年僅十幾歲、二十出頭歲的學生是很難走出父母的眷顧的。
76歲的老司機幫學生卸行李
改變:大家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
由於考察團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且個個都是獨生子女,剛開始團隊互助精神並不強。每下榻一個酒店,到了目的地卸行李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看著司機和老師幫自己拿行李,自己就站在一邊,似乎那些是大人們的事情,作為學生不需要參與。
然而,在紐西蘭考察時,擔任旅游大巴司機的是一位76歲的老人Jeck,但他卻不像我們國內見到的這個年紀老態龍鐘的人。他每天連續開幾個小時的高速車,翻山越嶺,精神狀態極佳。並且每次下車卸行李時,他都主動一一幫學生們拿下車。
兩天過去了,有學生開始感到有些愧疚了。終於幾個比較壯實的學生便主動到車廂裡搬運行李,其他學生也一個接一個把全部人的行李都卸下來。之前等著司機卸行李,自顧自拉箱子走人的情景不見了。
「Jeck的敬業精神讓我很受感動!」高二年級學生子聰說,旅途讓他明白,大家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超然物外。這種互助互愛互相關懷,只有共同生活、共同勞作過才會感悟很深。
等待小企鵝回家時,沒人拍照
改變:環境引發每個人自律自控
在國外,儘管是旅遊景點,但游客都有禮貌守秩序,面對環保和原生態保護,許多西方人在這方面更加容易有共識。比如,在菲利普島等待小企鵝回家的時候,所有的遊客都按照規定把相機、手機等收起來,沒人敢大膽地違法,沒人會衝出警戒線去冒犯小企鵝。如果換作在國內,父母一定吆喝孩子趕緊衝上去拍照了。偏偏,在沒有父母的國外,學生反而受環境影響變得自控和自律。有學生想偷偷拿出相機拍照,但看到周圍沒人這麼做,大家都不敢了。
在國外的旅游巴士,嚴格規定不能吃零食,學生們也都乖乖遵守了。有個學生買了一盤新鮮的三文魚,由於不能帶上車,她只好狼吞虎咽地吃掉,因為大家都會默默地看著她。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見人要主動微笑、學會致謝,學生們也在旅途中慢慢形成了這種禮節。
當地學生「見到陌生人也會微笑」
改變:知禮行禮需發自內心
在此次科技文化交流活動中,有「教育之城」之稱的紐西蘭基督城特意安排了當地一個高中供學生參觀和交流。這所高中有不少國內學生,他們告訴來訪的同齡人,在這裡上高中壓力沒有國內大,學校重視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課堂以學生為主,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實踐能力,重視自由度。當地學生還現場展示了自己設 計的3D打印、開源硬體、四軸飛行器等設備,其創新能力讓學生們驚嘆不已。因為這些能力並非簡單的手工技藝,但也不是靠埋頭讀很多書能做到的。
此外,當地學生對禮儀的重視也讓國內學生領悟頗深。「為什麼他們見到陌生人也會微笑,但我們在國內卻做不到?」學生說,她到雪梨大學參觀時無意闖入了課堂,但學生們和老師都很友好地跟她打招呼,「他們好有愛啊!」這次遊學的所見所聞,讓她有了出國留學、獨立生活的打 算。同樣,有幾位之前很擔心出國留學的學生,想法也有了積極的變化。「以前以為國外環境太復雜,很難應付,現在看來,一個真正對外開放、法治的社會才能給人帶來巨大的成長和進步。」(記者:陳曉璇)
文章來源:人民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