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厲行改革,新版題型2016年春季就推出,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留美學子的游戲規則。
為什麼?中國學子受應試教育之害,往往一心扑在狹隘的應試技巧上。我曾碰到些英文程度相當不錯的孩子,居然跟我說自己在准備雅思,考不了托福或SAT﹔或在准備托福和SAT,考不了雅思。我納悶:難道這些不都是英語考試嗎?學了這麼多年的英文,而且程度確實已經很不錯,隻能考一種?在他們看來,他們不是在學英語,而是在學考試。好像雅思考代表著一種語言,托福就是另一種。家長告訴我:孩子的國際學校裡,分什麼“美國黨”、“英國黨”等等。選定了什麼留學方向,就入什麼“黨”,專心准備“入黨”考試,中途“叛黨”是絕對不行的。其實,這個“黨”那個“黨”,說白了全是“應試黨”。
SAT突然大規模改變題型,而且這種改變是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這說明莘莘學子們雖然對“黨”忠心耿耿,但這個“黨”“變顏色”了,過去准備的那套題型不管用了。“美國高考”推出新版,你要重新准備了,甚至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准備。不能不說,這是對“應試教育”的一種懲罰。
那麼,怎麼對付新版的“美國高考”?還是用美國的辦法來對付,即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吸收知識、磨練思想,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靈活地掌握語言。這是我在美國的大學裡十年如一日一直在教的,也是我對中國學生的教導。我相信,那些肯聽這些勸告的,現在開始嘗到了甜頭。
先說SAT改革的第一項,即取消冷僻的單詞。這一點,我像許多在大學教書的人一樣有所保留。比如depreciatory,其實就是depreciate(貶值、貶低的意思)的形容詞形式,在大學閱讀材料中司空見慣,怎麼能被歸入冷僻詞匯而不考呢?不過,對於大部分高中生來說,這些詞匯不會在他們接觸的閱讀中大量地出現,他們不可能通過閱讀自然記住,要掌握隻有背。考試不應該鼓勵學生背單詞。我在美國讀書教書二十年,碰到許多英文非常精到的美國人和英國人,沒聽說他們之中有任何一位背過單詞。
現在投到我門下的中國學生,被告知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背單詞,要把用來背單詞的時間花在大量閱讀上。閱讀量大了,自然就會積累許多單詞,而且這些單詞大多能活學活用。
你再看看托福、SAT的詞匯表:每個詞下面一般就兩三條釋義。我重申英語中的一個規律,所謂難的(比如字母多的)、冷僻的單詞,多是專業用語,用得少,故而意思也都很精確、很狹隘,最多也就有兩三個意思。常用詞匯,顧名思義就是用得多,各種場合都出現,於是導致字義豐富。拿中文作個例子,“火”是很常用的詞匯,大家都用。網上突然出現一句:“這本書真火!”靠背單詞學中文的老外會覺得是什麼意思?他可能以為這本書被火燒了。你再說“這本書灌水了”,意思是這本書內容太不扎實。背單詞的老外一看,最多猜出那本書肯定濕了。這兩個句子,如果你用很正式的語言說“這本書銷量巨大”、“這本書包含了太多不實的內容”,那麼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銷量”肯定不如“火”常用,“不實”這個抽象的詞,看似比“水”要難不少。但是,他如果靠背單詞學中文,碰到“銷量”和“不實”不會有什麼歧義,大致能知道句子說的是什麼。但碰到更簡單的“火”和“水”字,反而暈了。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SAT題型變革在詞匯上的意義。你拿著詞匯表背,最多記住兩三個意思。對於普通單詞來說,那僅僅是其意思的冰山一角,你自以為懂了,其實大部分不懂。至於那些中美學生都不認識的生僻詞匯,第一是大家都要背,中國學生沒有什麼劣勢,第二是背會了以后確實差不多就是會了,因為那種詞的定義確實很狹窄,你不會漏下十幾種自己不知道的意思。善背單詞的中國學生,在舊版SAT考試中也許靠著海量詞匯表現不錯。但普通詞匯的各種活用,隻能通過閱讀來掌握。題型這麼一改,那些一天到晚背單詞、演練題型而不注意大量閱讀的學生,當然要倒霉。(作者薛涌 波士頓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文章轉貼自:留學生雜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