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進入美國菁英名校越來越難,1980年代,史丹福大學錄取率是15-20%,耶魯大約是20%,西北大學40%,但25年後,分別只有5.1%、6%及13%;已變成現今美國名校普遍現象。問題出在那裡?這些名校仍招收同樣入學人數。
原因之一為自1980年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每年對美國大學校院排名進行調查,其中錄取率視同為大學價值,導致有些大學以降低錄取率,突顯學校的價值。
另一個原因為數位時代造成,每位學生利用電子共同申請表格,再加上各校要求不同表件,25年前大約十分之一學生申請7所以上學校,今日有四分之一學生申請7所以上學校;造成申請人數增加,錄取率相對下降。
美國各校也追求表面申請人數,例如,Swarthmore College在2014年要求二篇五百字論文,嚇跑準申請者,結果造成申請率下降16%,馬上改變政策只要求一篇250字論文。
這些申請者入學機率可能更糟,因為可能須面對名校偏好的特定申請者,例如運動明星,或校友後代,這些人更有機會獲得入學許可。以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為例,在相同的高中成績下,如果父母親為該校校友,則子女申請入學機率約45%。
除了校友後代因素之外,美國記者Daniel Golden出版”The Price of Admission"估計美國菁英名校:少數族群占10%-15%,運動員10-25%,可能成為巨額捐款者子女2-5%,學校教授子女1-3%,名人或政客子女1-2%。加起來,平均計算大約55%入學者經由這些特殊考量獲得錄取。
簡言之,所有入學許可評量選擇不簡單明白、無偏見的,甄選標準完全是主觀的。
美國Noodle公司執行長也是創辦人,也是Princeton Review創辦人John Katzman表示,美國Ivy League這些年來沒有明顯增加大學部入學人數,但相對其他學校如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Michigan,Boston University過去30年來明顯擴增入學人數,同時大型學校如紐約大學及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已進級成為菁英名校,今日高中畢業生比30年前更容易進入美國百大或前五十大名校。
在選校時,思考所謂偉大教育是什麼時,而這些教育價值是在百大或其他非百大學校都可學到的,選校的視野就會更加寬廣。例如一所Monmouth University(在New Jersey)的行為心理學課程主要在Six Flag遊樂園及野生動物園上課,該大學教授發現六旗遊樂園動物訓練師非常懂得動物心理,設計該大學實務田野調查課程在Six Flag上課,每周與訓練師會談。
另外在紐約St. Lawrence University每年秋季有一門課選擇學生住在Adirondack Park,沒有網路,沒有電力,學生必須學會適應原始曠野生活,沈思生活意義,學會課程主題如環境哲學與自然寫作。
St. Norbert College與Green Bay Packers 足球隊建立密切合作關係,Packers組織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又如Webster University強調國際化,有許多校園在其他國家,學生每學期在不同國家學習,同時學習當地國家語言與文化。
美國教育吸引全球資優生,不僅因為美國大學學術研究一直走在最尖端,同時也提供無法匹敵的多樣學習環境。在選擇美國大學時,經費負擔不是唯一因素,家長與學生有無遠見與膽識也是重要大因素,不局限於菁英名校,而能作另類選擇不同於傳統的名校,四年大學教育下來,讓學生脫胎換骨,找到自信與興趣,找到人生新頁,如果當初選哈佛或史丹福則不一定適合他。
這代表什麼?家長迫使子女申請菁英名校,認為一切都為女子著想,事實不然!菁英名校入學機會渺茫,又不見得適合,家長與學生應擴大眼光,反思大學教育真正價值是什麼?
文章轉自:教育部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