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熱播英劇《塞爾福裏其先生》(Mr Selfridge)和《神探夏洛克》(Sherlock)等,自然離不了取景倫敦,位於倫敦河岸街(Strand)的Aldwych地鐵站就是眾多取景地中出鏡率頗高的「明星」。
除了「幽靈地鐵站「的傳說,還有什麼能讓倫敦地鐵緊緊抓住導演的心呢?
藝術如果用心觀察,你會發現在倫敦的大小地鐵站裏充滿著藝術的氣息。 這裏有每日往返上班的人,人來人往,逐漸就產生了地鐵文化。比如福爾摩斯小說中的神探住在貝克街(Baker Street),這一點成就了同名地鐵站裏,瓷磚拼湊的福爾摩斯側面剪影作品。這些都是由不起眼的地下藝術家所創作的。 除了對於某個地鐵站的單獨藝術創意之外,倫敦地鐵全球的定義早在20世紀初匹克(Frank Pick)管理它的時候,就賦予了「完全設計感」的意境。 |
匹克自己對設計和藝術方面的獨到見解在倫敦地鐵上表現得十分出色。他邀請商業藝術畫家、平面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為倫敦地鐵創作,其中包括一直沿用至今的圓形地鐵標誌,這些都使倫敦地鐵成為識別度極高的「品牌」。
還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創立的「地鐵藝術」,包括布雷克(Peter Blake)、戴勒(Jeremy Deller)和休姆(Gary Hume)在內的幾百名藝術家,以每天百萬乘坐地鐵的人為主題進行創作,再次把倫敦地鐵的藝術推向高潮。
倫敦地鐵站的文藝氣質,更是讓它頻頻出鏡。據信,在2000年倫敦不同地鐵站就收到200多個拍攝申請。 《碟中諜II》中的利物浦大街站(Liverpool Street)、新《哈利波特》中出現的滑鐵盧站(Waterloo)和銀行站(Bank)、《愛到盡頭》(The End of the Affair)中由霍頓(Charles Holden)設計的南門站(Southgate)、 《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 Diary)標誌性鏡頭的皮卡迪力廣場站(Picadilly Circus),還有《007:大破天幕殺機》(Skyfall)中MI6的入口是West Smithfield地鐵站。 |
充滿懸疑的廢棄Aldwych站曾經是《雙生殺手》(The Krays)、《愛國者遊戲》(Patriot Games)、 《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贖罪》(Atonement)、驚變28周《28 Weeks Later》和《福爾摩斯》(Sherlock)等等電影的取景地。
從影視作品看,倫敦地鐵站並不只局限於一種題材,它有很強的伸縮性,不論劇情是古還是今,要表達哪種情緒,都可以找到十分匹配的場景。
就如商業影視拍攝管理人波露(Kate Blow)所說:「倫敦地鐵之所以堪稱世界影視作品出鏡率最高的場景,就是得益於各個站中多樣的藝術風格,還有它們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音樂
另一大喜愛倫敦地鐵文藝的陣營是歌手,無論是1978年將貝克街站「唱」到歌裏的瑞拉夫提(Gerry Rafferty),還是把地鐵站當舞台的21世紀初興起獨立樂隊「游擊歌會」,都十分享受倫敦地鐵所代表的青年文化。
就連英國經典的披頭士樂隊和美國傑弗遜飛機(Jefferson Airplane)也都曾樂於在地鐵站即興表演。在隨後的音樂電視風靡時代,浪子樂隊(The Libertines)、其他樂隊(the Others)、山羊皮(Suede)等歌手拍攝音樂電視時候在地鐵裏的表演,甚至要比他們的音樂更出名。
從倫敦地鐵得到創作靈感的也不少,西門與加分格爾(Simon and Garfunkel)的音樂劇就是其中之一。
倫敦地鐵站,充滿著文藝範兒。
文章轉自:BBC Chin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