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菁媺/有點想家的社會背包客

一如往常,這篇文章不是想要告訴徬徨的人該怎麼做,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不同,別人的經驗只能當參考,自己的路終究還是自己說的算。所以像這種經驗分享的文章,還是看看就好。能夠藉由這些文字引發一些思考,才是我在週五晚上放棄窩在床上看電影的沙發馬鈴薯行程,而在這裡敲鍵盤的動力。

申請學校就像是把自己過往的人生審視一遍

出國唸書對於有心人來說,申請學校是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的興趣、能力的好工具。還記得當初念完大學,雖然拿了商學與政治學的學位,我卻決定未來絕不會再進商學院念MBA,也不想再念政治;前者不是我的志趣,後者則是讓我有「讀的很多,能做的很少」的無力感。畢業後因為好奇而自修了社會學,雖然再度燃起我熊熊讀書心,但又回到同樣的癥結點「讀的很多,能做的很少」。

在一連串事件的千迴百轉之後,我決定要念個能幫助我成為一個厲害的非營利組織管理人的科系,但又能夠包含我對於政治、社會、管理的興趣。仔細研究了一陣子,終於決定選讀一個不存在於台灣的科系,叫做「Development」(發展)。從商學、政治學轉念發展,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這種尷尬在我開始寫申請學校必備的個人目標(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時,就讓我經歷了好幾次自信心全然崩盤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

寫個人目標,不外乎就是要告訴審查委員「我為什麼想讀貴科系」,以及說服他們「我為什麼是你最好的選擇」,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自吹自擂。第一次讓我嚴重的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念發展,是在花了幾個星期,寫出第一份草稿,寄出請朋友給點意見,然後收到朋友回信的那一刻:

「我看不出你過去的經歷跟這個學科有什麼關係。」

「我看完還是不了解你到底為什麼要讀這個科系。」

「你的邏輯有點亂,看不太懂。」

別誤會,這位朋友此時的直接是最有利的協助,但看到這些意見的當下,還是讓我陷入絕望的深淵。我還記得當時我坐在咖啡店,在反覆讀過幾次她的回信之後,整整半個小時無法動彈。腦中不斷地想著:「或許我應該選其他科系」、「或許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直到半個小時後,腦袋才像lag的電腦一樣,看到她在信中的最後一句話:

「沒關係啦,每個人的第一版都是這樣,多修幾次就好了。」

把多達1500字的第一版個人目標全部刪除之後,我花了兩天把「為什麼想讀」以及「為什麼我適合」這兩個問題,用商業顧問常用的「五個為什麼」(5 Whys)方法,甚至用了超過15個為什麼把一切想透徹,才終於開始提筆寫一份全新的個人目標。(之後再度反覆修改,以及最後順利被幾乎所有申請的學校錄取,反而成了不需要多講的小細節了。)

不應該讓分數決定自己的未來,你喜歡的到底是什麼?

台灣的教育制度,讓像我這種有點小聰明,抓得到考試技巧的人可以一路順利地唸到台大,甚至是選到所謂的第一志願。但很多人就像我一樣,循著指考的路,最後選擇的科系,不是因為興趣,而是因為分數。在分數的魔咒下,除非有強大的信念,否則很難捨棄金光閃閃的熱門科系,去選擇一個自己想念的科系。這就是為什麼我雖然從高中就想念政治,但卻因為意料之外的高分而選了國企。不只大學如此,甚至是研究所,在台灣也是「考」上的居多。到補習班苦讀兩年,比什麼強烈的動機或高遠的理想都能幫你「考」上研究所。

在這個不斷考試的過程中,我們很難有機會對自己掏心掏肺、開腸剖肚地思考自己為什麼想要多念這幾年書?念了這些書想要完成些什麼?

姑且不論歐美的學生是否因為升學制度不同,而更了解自己為什麼而讀書。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來說,在這個從「研究學校」、「決定科系」至「準備申請文件」的過程中,等於是把自己過去花了20多年寫成的生命之書,一頁一頁地重新研讀過一次。

透過檢視過去的自己,進而了解現在的自己,還要進一步描繪一個未來的自己。在這個痛苦到會讓你想要逃避、放棄,甚至像我一樣在咖啡店癱瘓了半小時的過程之後,等著你的永遠會是甜美的成果。不管是否上了名校,你都因此更加確定自己是誰,以及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個世代的二十幾歲人(Twenty Something)對未來感到徬徨,已經算是獲得認證的世代樣貌。但我們成為三十幾歲人(Thirty Something)時要變成什麼樣子,決定權仍然在自己手上。為了申請國外的學校,而不得不經歷的這段殘酷的自我剖析,或許會成為種下你在十幾二十年後,真正能夠變成理想中自己的第一顆種子。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eeuc888 的頭像
    ieeuc888

    留學家.世界地圖

    ieeu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