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美國之前,我只從電影中得知美國大學的社團活動,不外乎就是在兄弟會的後院,隨著 Party music 尺度無極限地跳舞,或者在另一頭玩乒乓球把對方灌醉。
當時我單純地以為,這些都是電影效果,沒想到,進入美國後發現,電影演的都、是、真、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見識完「美國派文化」的兄弟會/姐妹會後,我決定花大部分的時間,去參與那些我們在電影裡看不到的社團。
大一時,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報名了一個主題為「Asian Pacific Islander Leadership」的 retreat (類似營隊)。在學期間的某個週末,開了兩個小時的車來到一個完全沒有訊號,更別說 wifi 的深山裡。在那裡,我們討論族群認同、認識文化差異、分享生命挫折......等等。
參與者多半是亞洲的二代移民,或者白人與亞裔的混血,他們與父母說著不同的語言,生長在不同的文化價值觀裡,在美國也偶爾遇到種族歧視。
「大家都說美國是文化大熔爐(Melting pot),其實我們是沙拉碗(Salad bowl),生菜是生菜、蔬果是蔬果,看似混在一起,其實不然。」一位亞裔美國人跟我這麼解釋。不管在家裡、在學校、在社會,他們都不完全歸屬於哪一個群體。
這種沒有「根」或沒有「文化歸屬感」的迷惘,對一個土生土長、生長環境極少有「多元種族」的我來說,是很難體會的。這兩天一夜的 retreat,對其他參與者來說可能得到了「心靈上的療癒」或者「文化上的認同」,但我這個「外國人」得到的是,對於「真實」美國文化的了解,而不是透過電影、由白人主導的視角認識美國。美國不是只有白人和黑人,文化差異會永遠存在,但文化歧視是可以消滅的,只要我們從了解、尊重自己的文化開始。
大二的這學期,我參與了幾個學術性的社團,有別於台灣大學系學會的是,他們不限定參與學生的主修科系,只要你有興趣都可以加入。例如「統計學」的社團,會舉辦一些工作坊介紹程式語言(例如:R)、邀請業界該領域的人來演講(例如:Square 的資料分析師)、或者組織讀書時段,並請一位助教來當家教,只要這學期有修統計課的學生都可以來一起唸書、討論。
又或者如「會計學」的社團,就會邀請多家企業一起舉辦「人才招聘會」(Career fair),或舉辦考取相關執照的說明會。這些學術性的社團,也時常會舉辦玩樂性質的活動,讓有相同興趣卻來自不同學術背景的人,有機會混在一起,也許就能擦出火花──創意也好,感情也罷。
除此之外,我還跟朋友們創辦了一個以「人道」為主題的社團。這學期的目標是為「敘利亞難民」募資並捐到聯合國難民署。
第一波的募款活動,我們與 Krispy Kreme(就是曾經風靡全台灣的那一家)合作,以優惠的價格買了 300 個甜甜圈,再以 2.5 倍的價錢賣出。這是三方都得利的活動:Krispy Kreme 賺到廣告與企業形象、來購買的學生在吃甜甜圈的同時,感覺到自己也為難民們盡到一份心力,而我們也離募款目標越來越近。
最驚喜的是,我們完全只靠 Facebook 宣傳,在 30 小時內超過 1000 人按「參加」、觸及人數達到 6 萬。以行銷角度來說,我們以零成本的方式,讓幾乎全校的人都認識了我們這個草創的社團。美國大學社團拉贊助的方式也很特別,我們會跟附近的餐廳合作,在特定的一天以抽成的方式募款。
例如,這個星期五,只要到某間店消費,並在結賬時說是為了某個社團的募資活動而來的,那筆消費的 20%~50% 就會分給該社團。如此一來,學生社團會在活動前盡可能地在校園內宣傳,店家得到低成本的廣告宣傳,而社團也相對容易得到資助。
在參與這些社團後,我看到了更真實的美國、學到大學社團很不一樣的玩法,並發現網路影響力的迷人之處、還有「改變世界也要順著毛摸」的道理。
《關聯閱讀》
十九歲女孩,勇闖北歐當國際志工,CHING:我想離世界近一點
《作品推薦》
21世紀尚未消失的「美國夢」──從擔任校園品牌大使學到的事
從笛卡爾到「攻殼機動隊」──美國大學給我的教育衝擊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換日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