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35775888
在上篇文章中提到,台灣高二學生 Doug 在英國貝德福學校 (Bedford School) 就讀,有一份文件讓我看了非常新奇:老師們寫給學生的「期末報告」。
每學期末,學校在寄發成績單的時候,會同時寄送一份報告––和Doug有固定互動的教師、行政、輔導人員,每個人都要對Doug提出觀察、建議,給家長及學生本人參考。
台灣因為沒有這東西,我連翻譯名詞都找不到。姑且叫它「評語報告」吧。
寫給學生的期末報告,老師寫什麼?
我看到2015年秋季班的評語報告,上面有13個師長的評析建議,並不是三五個成語(認真上進、品學兼優這類),上面全是教師們對Doug學習歷程的具體觀察,對Doug學習上優點、弱點的分析,而不是分數而已。
這樣說太抽象,我翻譯Doug某年的歷史教師所寫的觀察報告:
這份評語報告,我看對於深入嚴謹思考的要求、高標準的期待和溫暖真誠的鼓勵。前一學期的評語報告,同樣的老師,寫的完全不一樣。每個學期都是重新觀察。
舍監也寫評語,課外同樣重要
還有Doug的舍監 (house master) 寫的評語,也和所有老師的評語併列。舍監是從生活的角度觀察Doug,而不是評論他的學業表現:
舍監的觀察重心放在生活態度而非學習成果上,他認為積極的態度本身就得到肯定;舍監的觀察,和各學科老師的評論平起平坐。
我感觸很深。從小學到大學,每學期都拿到「一張成績單」,寫了我在各學科的考試得分,在我眼中,那就是老師對我的定義與評價,就是我從老師眼中看到的自己:90分就好,70分就差;當然,那就成了我判定自我價值的唯一方法。
我透過了自己的人脈圈打探,我還沒有問到台灣有任何學校在做類似的事。
「深入思考」如何評分?
「即使同樣是考試、報告,英國打成績、評優劣的方法,背後的原則和台灣有非常大的不同。」Doug在台灣學的都是「正確答案」考試法,只要會背、猜出題者的心思,都能拿高分。在英國的中學,不只重視論文,所有的考試也都以申論題為主,申論題沒有正確答案,怎麼評分呢?
台灣考試評分原則是「負向評分」:從滿分往下扣,錯的扣分。每次考完試,學生的檢討是:這幾題我的答案是錯的,我要記牢正確答案(或是答案的邏輯)。
英國考試改分原則是「正向評分」,背後的原則是:要幫學生追求更深的「心智發展」。而心智發展大致上有這幾個階段:知識(knowledge) / 了解(understanding) / 應用(application) / 分析(analysis) / 評估(evaluation)。
也就是說,有正確知識是重要的,那是思考和創造力的基礎,但就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老師會看學生在申論中展現多少深度分析、有創見的想法。
老師不算「錯誤扣分」,只算「值得給分(credit worthy)」。所以,在考試之後,學生的檢討會是:我的思維深度目前到了這裡,但在深度、創見、分析上,我還有多少進步空間…。
「我剛來英國的時候,寫申論題超不適應。我知道老師要我在短文中應用、分析、評估,我每一項『都寫到』,像完成工作列表那樣。結果,老師認為我的論證薄弱,證據和結論搭不起來,還是不給分。反而,我引述事實有誤差、拼錯字卻不扣分。」
學習並不是「精確複製」,而是發展深度的思考、強健的創造力。
文章轉自:商業週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