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 Li(李連杰)、Bruce Lee(李小龍)、Eric Chu(朱立倫)、James Soong(宋楚瑜)都有中文譯名以外的英文名字,你身邊應該也不少朋友取了洋名。除了讓外國人方便記住、時髦以外,華人取英文名字也和文化、身分、溝通的方便性有關。
華人的洋名通常不會登記在身分文件上,但仍獲得廣泛使用。有些洋名是孩提時老師父母幫忙取的,有些是自己取的,就跟挑選綽號一樣。不只朋友間會用洋名稱呼彼此,在公司、職場甚至正式場合也會用到,除了曾被英國殖民統治的香港,在台灣、中國也屢見不鮮。
殖民因素 香港人普遍取洋名
香港教育學院語言學教授李楚成(David C.S. Li)告訴《德國之聲》,英國殖民香港,導致相港在各種與教育和工作相關的場合都需要英文名字。
「不管會不會說廣東話,英文老師都覺得在英文課上切換成中文名稱呼學生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期待學生會自己選或接受老師指定的英文名字。」李楚成說。
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馬思帆(Stephen Matthews)說:「很多人都曾遇過唸不出中文名字的英文老師,更別說能記住這些名字。」
這種現象並不限於英文課,畢竟殖民時期香港多數學校都用英文上大部分課程。雖然香港1997回歸後,政府鼓勵學校使用廣東話教學,還是有很多學校堅持用英文。
「很多青少年長大後,不滿父母或老師當初取的名字,所以會改名字。這種現象很常見,就跟流行一樣」,李楚成說。
2016台灣總統候選人朱立倫(Eric)和宋楚瑜(James)的英文名字,在海外也廣為人知。馬思帆說,英國沒有殖民過台灣,但台灣受到美國人的文化殖民,學英文的學生很多都取英文名字。
在中國,使用洋名的情況則較沒那麼普遍。李楚成認為,中國與英國欠缺淵源,有助解釋中國社會為何不鼓勵取英文名字,包括擔心威脅到中國認同。不過現在也愈來愈多中國人取英文名,特別是曾留學海外的人,相信對西方人來說英文名字好記也好唸得多。
取名趣味多
有些人會選擇發音與中文名相似的英文名字,例如危偉安取名Vivian,韋禮安選擇William,也有人會取與中文名意義相近的英文名字,或是跟喜歡的品牌用同樣名字。李楚成就遇到班上有人名叫勞力士(Rolex)和富豪(Volvo)。
馬思帆說,他最近遇到一個學生自稱「寶格麗」(Bvlgari),因為她和爸媽覺得這品牌代表上流社會。其他奇怪的名字包括告示牌(Billboard)、惡魔(Devil)、射擊(Shooting)、瘋子(Psyche)、12(Twelve)、椅子(Chairs)、餅乾(Cookie)、火星(Mars)、教宗(Pope)和祈禱(Pray)、甘藍菜(Cabbage)、明天(Tomorrow)、夢爵士(DreamJazz)、什麼也不是(Nothing)、吃(Eat)、Fancy Go-Go等等。
也有在外國工作的華人因不想跟其他菜市場名「撞名」,取了撒旦(Satan)當名字,很得意地說從來沒遇見一樣的名字,結果同事一直拚命勸她換名。
借來的身分
李楚成說,使用西方名字的華人,其實是借用了西方的人際溝通系統。西方的溝通系統,有別於由儒家典範支配的中國溝通系統。
「中國社會互動的傳統儀式和規定,不鼓勵我們用名字互稱不熟的人。如果要直呼中國人的名字,通常對象只能是『親密的他人』。」
李楚成解釋,在中國文化裡,直呼名字除了表示關係親密,也常帶有「上對下」的意涵,例如老師叫學生、父母叫小孩、職場老鳥叫菜鳥等等。
因此對華人來說,使用洋名等於是緩衝,稱呼彼此時既不會太正式生疏也不會太親密,同時避開中文稱謂可能隱含的上下關係。
李楚成說,「這種『借來的身分』在與新朋友和老朋友對話時都非常有用,可以加快熟悉速度,特別是不同產業的人,從商業到公關、傳播到國際教育,而這是傳統中國文化不鼓勵的事情」。
換言之,使用英文名字等於借用西方溝通文化,創造一種沒有上下從屬、較平等的氛圍,在職場、朋友之間稱呼非常方便好記,許多外商公司都有以英文名字互稱的風氣。此外,華人愛取英文名字,除了溝通方便、時髦,也因為無法決定本名,但可以透過取英文名字決定自己想要呈現什麼樣的形象與特質、個性,還可以隨心情更換。而電腦程式語言以英文為主,創立帳號、電郵和密碼必須使用英文,也增添英文名字的實用性。(現在有不少人主張,基於尊重,外國人應該要努力學會其他語言的名字發音,不需特地取英文名字討好、配合他們。不過如果你取英文名字純粹為了開心方便,當然也沒什麼不好。)
文章轉自:天下雜誌
留言列表